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入编通知

    <正>《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主编先生/女士:我们谨此郑重通知:依据文献计量学的原理和方法,经研究人员对相关文献的检索、统计和分析,以及学科专家评审,贵刊《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2020年版(即第9版)综合性理工农医类的核心期刊。该书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书中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的学科体系,列出了74个学科的核心期刊表,并逐一对核心期刊进行了著录。著录项目包括:刊名、并列刊名、主办单位、出版年、出版频率、中图分

    2021年04期 v.39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 不同阶次分数阶永磁同步电机的混合投影同步

    胡锦铭;韦笃取;

    针对分数阶永磁同步电机的混沌同步问题,首先构造分数阶永磁同步电机模型的驱动和响应系统,然后根据分数阶系统的稳定性理论,设计一种基于混合投影同步方法的混沌同步控制器,使阶次不同的分数阶永磁同步电机在2 s内达到同步且误差系统实现稳定,最后利用数值仿真证明了理论的正确性和有效性。研究结果对分数阶永磁同步电机保持同步稳定运行有重要意义。

    2021年04期 v.39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1K]
  • 基于小批量梯度下降法的FIR滤波器

    武康康;周鹏;陆叶;蒋丹;闫江鸿;钱正成;龚闯;

    针对梯度下降算法收敛速度慢,每次更新梯度都使用全部的样本点数且计算量大、复杂度高等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的用于相干光接收机的色散补偿FIR(finite-length impulse response)滤波器。在Matlab中搭建基带多速率相干光通信系统传输模型,利用小批量梯度下降法(mini-batch gradient descent),每次使用百分之一的样本数更新梯度和抽头权值h(n),计算均方误差,使计算复杂度降低为原来的1%,且当学习效率为0.05时,收敛值达到0.005 5,均方误差收敛值更小。均方误差收敛后得到滤波器抽头的权值,本方法得到的滤波器权值在全频带具有更好的滤波效果。通过基带脉冲成型限制基带信号有效带宽,滤波器的抽头数目为197,相对全频带抽头数减少37.5%,所以能在窄频带设计出抽头数目更少,滤波效果更佳的最优滤波器。

    2021年04期 v.39 9-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16K]
  • 基于SA-DBN的超短期电力负荷预测

    刘东;周莉;郑晓亮;

    针对超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提出一种使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与样本熵对原始数据预处理,再用模拟退火算法优化深度置信网络的组合模型进行预测。为了减小时间序列数据因自相关性导致预测值滞后于真实值,对原始序列采用EEMD分解,根据各序列的SE值将序列重构,再使用SA对DBN各隐含层节点数寻优构成的SA-DBN模型对重构后的序列分别预测,将各序列的预测结果叠加得到最终的预测曲线。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其他预测模型,本文模型能消除预测曲线的滞后性,预测的误差指标MAPE、MAE、RMSE分别降为1.959 2%、9.423 9、11.977 1,并且将模型的预测精度提高到96.435%。

    2021年04期 v.39 2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14K]
  • 基于RFB网络的特征融合管制物品检测算法研究

    张伟彬;吴军;易见兵;

    为了提高对管制物品的检测精度,本文提出一种结合RFB(receptive field block)网络结构和特征融合的目标检测算法。首先对采集的安检数据进行无效内容剔除、滤波;接着对安检数据进行人工标注和数据增强;然后在MobileNetV3-SSD算法的基础上,通过引入RFB网络改进其网络结构,以加强网络的特征提取能力,并利用特征融合的方法提高模型的小目标检测能力;最后,构建了一个安检数据集SCCI2020来验证算法的性能,该数据集包含91 767张图片。实验结果表明,本算法在安检数据集SCCI2020上的检测精度为87.0%,比MobileNetV3-SSD算法的检测精度高2.7个百分点;在COCO2014和COCO2017通用数据集上的检测精度分别为21.9%和23%,相对于VGG16-SSD、MobileNetV3-SSD算法均有一定提升。

    2021年04期 v.39 3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74K]
  • 一种面向知识编译的OBDD构造方法

    王金艳;胡春;高健;

    知识编译作为人工智能的重要方向,在实时查询和推理中起重要作用。有序二元决策图(ordered binary decision diagram, OBDD)是知识编译领域中一个主要的编译目标语言,已被广泛用于编译诸多实际的可满足性问题(SAT)。近年来,OBDD的构造技术得到了深入研究,其目的是减少目标OBDD的大小并且缩短编译时间。OBDD的构造方式是影响编译效率的重要因素,为了提高编译时间效率,本文提出一种改进的OBDD构造算法,该算法将SAT问题的子句编译成OBDD的表示形式,并将这些OBDD合并成一个整体。不同于传统的合并算法逐一将OBDD合并到目标OBDD中,本文将一些OBDD先进行合并,然后再整合到目标OBDD中。对随机生成的SAT实例和产品配置问题的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OBDD构造算法的性能优于原始算法。

    2021年04期 v.39 47-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6K]
  • 非线性参数的精英学习灰狼优化算法

    逯苗;何登旭;曲良东;

    为了有效提高灰狼优化算法的收敛速度及求解精度,本文结合精英反向学习策略增加种群的多样性,将收敛因子从线性变为非线性,重新设计位置更新公式提高算法的收敛精度,提出一种非线性参数的精英学习灰狼优化算法。8组典型测试函数的实验测试表明,算法的收敛速度和收敛精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在求解IIR数字滤波器优化设计问题时,表现出了优良的性能。

    2021年04期 v.39 5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06K]
  • 基于高频数据的日频GARCH模型估计

    李莉丽;张兴发;李元;邓春亮;

    利用日内高频数据来估计日频GARCH模型。已有相关研究均假定GARCH方程中常数项是给定的,限制了方法的广泛应用。本文基于常规GARCH (1, 1)模型框架,针对模型全部参数给出了2种估计方法,讨论了估计量的理论性质。针对不同波动率代表,给出最优波动率代表选择标准。模拟研究表明所提参数估计量具有更小的渐近标准差,实证研究给出了所提估计量的一个具体应用。

    2021年04期 v.39 68-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13K]
  • 三自由度碰撞振动系统的余维二擦边分岔与混沌控制

    李松涛;李群宏;张文;

    对于一类三自由度碰撞振动系统,利用不连续映射方法讨论擦边周期轨道附近的动力学行为,理论推导1/n碰撞周期运动发生鞍结分岔和倍周期分岔的存在性条件,得出在鞍结分岔和倍周期分岔与擦边分岔同时发生时系统出现余维二分岔,得出的数值仿真与理论推导结果一致;在余维二分岔点附近,结合Lyapunov指数与局部分岔图对系统的分岔与混沌运动进行研究,在一定参数范围内,系统的周期运动与混沌运动交替进行;最后,对系统的混沌运动施加脉冲控制使系统稳定到周期轨道,通过对比控制效果图验证该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2021年04期 v.39 79-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86K]
  • λ重完全二部3-一致超图λK■分解为超图双三角锥

    赵红涛;刘志伟;

    本文研究λ重完全二部3-一致超图λK■分解为超图双三角锥(triangular bipyramid,简记为TB)问题,此类分解记作S_λ(3,TB,n,n)。先给出其存在的必要条件6|λn~2(n-1),2|λn,且n≥3;然后证明除去n=10,14这2个可能例外值,S_λ(3,TB,n,n)存在的必要条件也是充分的。

    2021年04期 v.39 93-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9K]
  • 1960—2018年广西大陆海岸线时空变迁分析

    李梦;曹庆先;胡宝清;

    本文利用空间分辨率优于10 m的影像为数据源,提取了广西1960、1973、1989、2001、2008、2018年共6个时期的大陆海岸线信息,综合分析了人类活动背景下广西大陆海岸线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因子。结果表明:1) 1960—2018年广西大陆海岸线变化剧烈,总长度以1989年为节点呈现先减后增的态势,整体上共缩减了53.45 km;广西海岸线长度变化最剧烈的时段发生在1960—1973年;2)研究期内广西大陆海岸线的分形维数以1989年为节点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与岸线长度变化趋势一致;各时段海岸线复杂程度由复杂到简单依次为钦州市、防城港市、北海市;3)人类活动是近58年广西大陆海岸线发生显著变化的主要原因,包括盐田和养殖池塘围海、修筑海堤、填海造陆(港口、工业、城镇、建设等)、道路和桥梁建设等。

    2021年04期 v.39 99-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63K]
  • 白头叶猴旱季食物营养对食物选择的影响

    黄颖;韦晓;吴茜;黄乘明;孙涛;周岐海;

    食物营养成分在灵长类食物选择中扮演重要角色。为探究白头叶猴食物营养成分及对其食物选择的影响,2010年10月至2011年3月对广西扶绥岜盆自然保护区内白头叶猴取食的14种主要食物和5种非主要食物进行采集,并通过常压恒温干燥法、凯氏定氮法等对各独立样本的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和Ca、Fe、Zn、Mn等矿物元素的含量进行测定,计算粗蛋白与粗纤维(CP/CF)的比值,并将各独立样本的营养成分含量进行Mann-Whitney U法检验。结果显示:1)白头叶猴所采食主要食物的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和Ca、Fe、Zn、Mn等矿物元素的含量以及蛋白质-纤维比与非主要食物并无显著差异。2)各主要食物与非主要食物所测定的营养成分、矿物元素含量及蛋白质-纤维比对白头叶猴食物选择均不呈显著相关性。白头叶猴在食物选择上不受食物营养成分以及蛋白质-纤维比的影响。

    2021年04期 v.39 109-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 广西蚁科昆虫名录

    陈德付;谢毓琳;梁小云;陈志林;

    通过全面系统的文献梳理,共发现已记载广西蚁科昆虫8亚科78属328种及亚种,其中广西特有种26种。与面积相似的云南省蚁科昆虫种类组成进行对比分析表明,广西的物种数和特有种数仅分别为后者的63.69%和12.20%,意味着广西还有不少种类有待发现和描述。现将已知的广西蚁科昆虫按照亚科、属和种分类阶元以及拉丁字母的先后顺序整理成名录,为国内外相关科技工作者提供参考。

    2021年04期 v.39 116-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2K]
  • 改良过氧化钙对潜育性水稻土有机碳矿化的影响

    胡乐宁;李双莉;李杨;韦奕庄;周金玲;苏以荣;邓华;

    为探究改良过氧化钙(CaO_2)在潜育性水稻土有机碳矿化过程中的作用,选取CaO_2为原料,利用溶于乙醇的乙基纤维素对其进行包膜,制得造粒过氧化钙(GAO),把GAO和氧化钙(CAO,含CaO质量分数95.0%)、过氧化钙(PAO,含CaO_2质量分数75%)3种物质各设置3种不同含氧量浓度(低浓度0.011 g/kg、中浓度0.111 g/kg和高浓度1.111 g/kg),同时设置空白对照(CK),采用室内培养的方法研究分析其对潜育性水稻土有机碳矿化、可溶性有机碳(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DOC)及微生物量碳(microbial biomass carbon, MBC)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含氧量条件下,培养期结束后,PAO、GAO相对CK和CAO而言,抑制了潜育性水稻土CO_2的排放,PAO处理土壤CO_2累计排放量分别比CK和CAO处理降低了50.86%和46.33%,GAO处理土壤CO_2累计排放量分别比CK和CAO处理降低22.49%和15.35%;与CK相比,CAO、PAO、GAO的添加促进了潜育性水稻土CH_4的排放,其CH_4累计排放量分别是CK处理的2.07倍、1.22倍和1.10倍。与CK处理相比,添加中、高浓度氧化剂显著增加了潜育性水稻土MBC和DOC的含量,且添加GAO使土壤MBC含量的高峰期延后,说明GAO因其特殊包膜,有效降低了氧化剂释氧速度,在培养后期仍可有效释氧。本研究表明改良氧化剂GAO在提高潜育性水稻土微生物活性和促进有机碳周转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

    2021年04期 v.39 158-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09K]
  • 南亚热带马尾松人工林地上生物量模型构建及分配特征

    李玉凤;秦佳双;马姜明;杨章旗;李明金;陆绍浩;宋尊荣;

    以广西南亚热带横县镇龙林场马尾松人工林幼龄林、中龄林、成熟林和过熟林为研究对象,探讨近自然恢复过程中,马尾松人工林各层次、器官(按叶、枝、干、整株地上部分计)生物量模型构建及其分配特征。结果表明:1)干和整株地上部分生物量估测效果较好,叶和枝次之,整体而言模型Ⅱ(W=a×D~b×H~c)具有较高的拟合优度和较小的标准误差,模型检验精度均较高,可作为不同恢复阶段灌木层各器官生物量模型拟合的最优模型。2)随着近自然恢复的进行,马尾松人工林木本群落枝、干生物量以及群落整株地上部分生物量由大到小依次为过熟林、成熟林、中龄林、幼龄林,叶生物量由大到小依次为中龄林、过熟林、成熟林、幼龄林,各器官生物量在同一群落的不同林龄间均差异显著(P<0.05)。不同林龄木本群落叶生物量大小为(2.65±0.01)~(7.77±0.35) t/hm~2,枝生物量大小为(4.24±0.00)~(24.49±0.11) t/hm~2,干生物量大小为(24.32±0.01)~(236.51±1.22) t/hm~2,不同林龄群落整株地上部分生物量大小为(42.73±0.67)~(268.03±1.25) t/hm~2,其中树干占主导地位。各林龄马尾松林内,各层次地上生物量由高到低依次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其中乔木层为马尾松林地上生物量的主体。3)随着近自然恢复的进行,马尾松种群整株地上部分生物量由大到小依次为过熟林、成熟林、中龄林、幼龄林,在群落中占比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马尾松种群叶、枝、干生物量在不同恢复阶段木本群落生物量中占比均呈下降趋势。该结果为近自然恢复过程中马尾松人工林的群落结构动态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提高林分生产力和碳汇能力。

    2021年04期 v.39 170-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79K]
  • 基于空间句法的福州南台岛公园绿地可达性研究

    李倩;刘兴诏;连欣欣;林赛男;李佳芯;

    基于空间句法理论,建立线段模型进行句法计算,并基于POI大数据对模型进行校验,从全局可达性、局部可达性、感知可达性、心理可达性4个维度对南台岛公园绿地可达性进行综合性评价,并提出完善道路、合理增绿和品质提升3方面的公园绿地可达性优化策略。结果表明:1)南台岛公园绿地全局可达性、局部可达性和心理可达性水平一般,而感知可达性总体可理解度值低于0.5,感知可达性较差;2)南台岛公园绿地布局不合理、区域发展不协调,公园绿地的布局形式与道路全局、局部可达性以及区域人口密度存在一定的空间"错位";3)公园绿地规模与心理可达性存在差异,在后期建设中应注重公园绿地规模、品质建设;4)优化后南台岛全局和局部可达性提升为原来的2倍,感知和心理可达性也皆有提升。

    2021年04期 v.39 181-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584K]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稿约

    <正>《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广西师范大学主管、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创刊于1957年,办刊宗旨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结合社会主义建设实际,开展自然科学学术理论研究,培养学术人才。本刊先后被评为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中国高校民族类优秀科技期刊、广西十佳自然科学期刊、广西高校名刊等; 2004、2008、2011、2014、2017和2020年连续6版入编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被认定为"中文核心期刊";进入德国《数学文摘》(ZM)、俄罗斯《文摘杂志》(AJ)、美国《化学文摘》(CA)、英国《动物学记录》(ZR)、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波兰《哥白尼索引》(IC)、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CABI)等7家国际权威检索机构及多家国内

    2021年04期 v.39 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