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一个双变量元胞自动机模型的定性研究

    邓敏艺;谭惠丽;

    实际激发系统通常可由一对偏微分方程来反映,具有两个变量。根据奇异摄动理论的结论,激发介质中非线性波在传播过程中应满足色散关系和曲率效应。本文介绍了一个具有双变量的激发介质元胞自动机模型,利用该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定性体现了色散关系和曲率效应。文中还模拟再现了靶波自维持现象,并对此现象的产生机制进行了分析。

    2013年02期 v.31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 基于AHM算法的流动人口迁移满意度研究

    王桂芝;吕肖君;陆金帅;李洁;

    为研究我国流动人口对原住地与迁入地工作、生活、环境等的满意度,首次将属性层次模型(AHM)和模糊综合评价法运用到对我国流动人口工作生活环境满意度评价中,构建基于AHM的流动人口迁移满意度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在全国范围内发放调查问卷获取基础数据,实证分析流动人口对原住地和迁入地工作生活环境的满意度,结果表明利用AHM算法能够简化计算过程,且有效解决了AHP法难以解决的指标之间相互影响的问题,原住地与迁入地满意度得分差距反映了流动人口的迁移意愿,为政府部门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提供更实用更科学的依据。

    2013年02期 v.31 7-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 5.8GHz CMOS全集成低噪声放大器设计

    张尚坤;宋树祥;

    针对目前在LNA设计中存在需要在任意给定的功耗条件下噪声和输入阻抗同步匹配的问题,本文采用TSMC0.18μm RF工艺,通过利用共源共栅结构和功耗受限下噪声和阻抗同步匹配技术(PCSNIM),提出了一个可支持IEEE802.11a无线局域网(WLAN)标准的5.8GHz CMOS低噪声放大器,在中心频率处所提出的低噪放大器的噪声系数(NF)只有0.972dB。仿真结果表明:在1.8V供电电压下LNA的功耗为6.4mW,增益可达17.04dB,输入1dB压缩点(P1dB)约为-21.22dBm,同时具有良好的输入输出匹配特性。

    2013年02期 v.31 1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 一种模型驱动的软件需求分析方法及技术支持

    李智;庞柳;刘国源;杨智尚;

    模型驱动工程(model-driven engineering,简称MDE)已成为软件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它的核心基础是模型驱动架构(model-driven architecture,简称MDA)。本文在深入研究问题框架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模型驱动架构理论提出并开发了一种面向问题的领域和需求模型变换技术及辅助支持工具,并且通过一个案例研究来展示该技术的实际应用过程。结果表明,所开发的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工具既实现了模型的可视化变换,又实现了需求文本的同步自动变换,从而增强了工具在实际使用时的交互性和易理解性。

    2013年02期 v.31 19-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8K]
  • 基于风险规避的航班舱位分配控制研究

    乐美龙;张健泽;

    本文从风险规避的角度研究航班舱位分配控制问题,基于风险规避的舱位分配控制研究能更好地说明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本文采用的风险度量方法是引入期望收益的风险规避系数,表示收益的变化情况,分别建立单航段与多航段舱位分配控制模型。通过仿真分析,得到不同风险规避系数下单航段与多航段模型的舱位分配数量、期望收益及收益标准差,并通过风险规避系数的变化来分析对期望收益及不同舱位等级的座位分配所产生的影响,比较了单航段与多航段模型的求解结果,其结论证明了本文模型的有效性和创新性。

    2013年02期 v.31 27-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 基于改进蚁群算法求解连续空间寻优问题

    黄敏;靳婷;钟声;马玉春;

    蚁群算法是近几年优化领域中出现的一种启发式仿生类并行智能进化算法,并在离散空间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在求解连续空间优化问题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为了克服蚁群算法在连续空间中搜索时间过长等缺点,在原有的连续空间寻优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用于求解连续空间寻优问题的改进蚁群算法。针对各子区间内的总信息量及应有的蚁数的求解方式进行改进,引入一个随迭代次数增加而变化的函数,以提高改进后蚁群算法的收敛速度。仿真实验表明,提出的基于信息量分布函数的改进蚁群算法较有关文献的算法有更好的收敛性能,从而为蚁群算法求解这类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行有效的新方法。

    2013年02期 v.31 34-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 移动AODV路由协议的设计与性能评估

    刘杰;张姿;黄廷磊;

    无线Ad Hoc网络,又称移动自组织网络,它无需基础设施支持,部署灵活,具有良好的移动性,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实现移动多跳Ad Hoc网络关键在于建立可靠的无线通信信道以及实现其所需的路由协议。基于无线视频传输的应用需求,本文选用了WM-G-MR-09芯片设计并实现了WiFi通信模块,用Win-dows CE操作系统平台和IEEE802.11b/g无线网络接口搭建了移动网络环境,通过调用NDIS的API,增加NDIS功能模块的方式,实现了AODV路由算法。然后,对该模块的多跳路由功能进行初步的验证。在此基础上,实现了视频传输,并进行了视频传输实际性能测试,为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奠定了基础。

    2013年02期 v.31 39-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0K]
  • 基于电力线通信技术的健康监护系统设计

    林科;覃志松;孙春凤;黄廷磊;

    针对人口老龄化、慢性病高发、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电力线通信技术的健康监护系统,将采集的生理参数上传至监护中心管理系统,并由"智能医疗专家系统"进行分析、诊断,给出保健、理疗方案。介绍基于电力线通信技术的健康监护系统的总体架构、软硬件设计,重点介绍了电力线通信模块的设计以及智能医疗专家系统的开发,最后给对系统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系统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慢性病患者带来了新的健康服务模式,利用电力线为传输线路,降低了系统成本,采用小型化设计,使用方便,便于携带。该系统可用于家庭、社区诊所以及医院病房,构成远程的家庭、社区以及医院的健康监护系统。

    2013年02期 v.31 45-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 具有交换点稳定子群的6度1-正则Cayley图

    李靖建;徐尚进;王蕊;

    令Γ是一个图,如果Γ的图自同构群Aut(Γ)作用在其弧集上正则,则称图Γ为1-正则图。本文给出具有交换点稳定子群的6度1-正则Cayley图的一个完全分类,证明了在同构意义下具有交换点稳定子群的无核6度1-正则Cayley图只有一个。

    2013年02期 v.31 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 Q(K*G)上的不变高斯扩张

    卫银虎;庞桂喜;吴娇;谢光明;

    设V是除环K上的完全赋值环,G是一个有纯锥P的Abel群,假设G在K上的交叉积K*G有右商除环Q(K*G),R是V在Q(K*G)上的一个高斯扩张。本文给出了R是V在Q(K*G)上的不变高斯扩张的一个充分必要条件。

    2013年02期 v.31 5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 自同构群阶为16p1p2…pr的有限幂零群

    钟祥贵;李勇刚;张福生;吴勇;

    设G是有限群,Aut(G)表示群G的自同构群的阶。本文给出了满足Aut(G)=16p1p2…pr(p1,p2,…,pr是不同的奇素数)的有限幂零群的完全分类,推广了相关文献的一些结果。

    2013年02期 v.31 58-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 脱氢松香基12位芳基取代衍生物的合成与光学性质

    花世鲜;王迎春;李亚军;王恒山;

    以歧化松香为原料,将其纯化得到脱氢松香酸,用硫酸二甲酯酯化后,通过12位溴代、7位氧化、13位硝化得到7-羰基-12-溴-13-硝基脱氢松香酸甲酯(5),5与4种芳基硼酸经钯催化的Suzuki交叉偶联反应,得到一系列脱氢松香基12位芳基取代衍生物。采用核磁共振谱、质谱、红外光谱等测试技术对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并对其紫外光谱、荧光光谱等光学性质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2013年02期 v.31 64-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 氢键导向的三维超分子结构{[Co(4,4′-bipy)(H2O)4](pda)2(H2O)2}n的合成及晶体结构(pda-=2-甲基苯并咪唑-1,3-二乙酸根)

    曾建强;梁光明;黄瑛达;杨坤国;桂柳成;倪青玲;

    标题化合物{[Co(4,4′-bipy)(H2O)4](pda)2(H2O)2}n由醋酸钴、3-羧甲基-1,3-(2-甲基苯并咪唑基)-1-乙酸(Hpda)和4,4′-联吡啶通过水热反应而得。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显示该化合物的不对称单元含有半个Co2+离子、半个4,4′-联吡啶分子、1个抗衡阴离子pda-、2个配位水分子和1个结晶水分子。标题配合物中Co2+被4,4′-联吡啶分子桥联形成一维链{[Co(4,4′-bipy)]}n,同时4个配位水分子和来自不同4,4′-联吡啶分子中的2个氮原子与Co2+配位形成六配位的八面体结构。在固态结构里,抗衡阴离子pda-、配位水和结晶水分子通过O—H…O氢键作用构筑形成二维波浪形状的氢键结构,同时相邻二维氢键层被4,4′-联吡啶分子进一步以柱状连接形成拥有一维通道的三维超分子结构。

    2013年02期 v.31 69-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2K]
  • [Mn3(oba)3(DMF)4]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磁学性质

    盛良兵;申艳玲;熊波皮;邹华红;梁福沛;

    本文以N,N-二甲基甲酰胺作为溶剂合成了配合物[Mn3(oba)3(DMF)4](oba=1,4-对苯二甲酸,DMF=N,N-二甲基甲酰胺)。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表明,该配合物为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晶胞参数为:a=0.991 23(2)nm,b=1.279 15(8)nm,c=1.662 75(10)nm;α=74.340(5)°,β=89.042(5)°,γ=87.280(5)°,Z=2。该配合物中Mn1与DMF中的2个氧原子、1,4-对苯二甲酸的4个氧原子配位形成八面体的配位构型,Mn2与6个1,4-对苯二甲酸中的氧原子配位也形成八面体的构型。该配合物具有六连接的拓扑结构。并用红外、热重和磁测量等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和分析。

    2013年02期 v.31 76-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4K]
  • 一种新型希夫碱钯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陈思园;杨扬;彭艳;刘延成;

    以自行合成的一种新型希夫碱——胡椒乙胺缩吡啶-2-甲醛(L)作为有机配体,与PdCl2配位反应合成一种希夫碱-钯(Ⅱ)配合物[PdCl2L](1)。通过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电喷雾质谱对配合物1进行结构表征,用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确定其晶体结构。通过MTT法测定了配合物1对5种人肿瘤细胞株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显示配合物1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有较好的增殖抑制活性,其IC50为(6.98±1.43)μmol/L,对其他4种肿瘤株的抑制活性则较低,表明配合物1对于不同肿瘤细胞表现一定的毒性选择性,表现出潜在的抗肿瘤药用前景。

    2013年02期 v.31 8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7K]
  • 甘蔗糖蜜酒精废液产腐殖酸的菌株筛选与鉴定

    李楠;邓智年;奉灵波;周瑞芳;魏源文;曹辉庆;李杨瑞;

    以甘蔗糖蜜酒精废液作为筛选培养基,从土壤中筛选出一株能利用酒精废液为原料发酵生产腐殖酸的细菌AS019,通过形态特征、培养及生理特征及生理生化特征研究,结合16S rDNA序列分析比对,进行菌株鉴定,并利用红外光谱测试分析发酵产物腐殖酸的结构。实验结果表明:初步鉴定菌株AS019为芽孢杆菌属的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发酵前后腐殖酸含量分别为6.60和25.33g/L,发酵产品腐殖酸含有多种活性官能团。可见,甘蔗糖蜜酒精废液可以作为微生物培养基发酵生产出高附加值腐殖酸,解决了糖厂酒精废液处理问题,对甘蔗酒精废液的开发利用、环境保护和蔗糖业循环经济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2013年02期 v.31 87-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 广西曲跗湿螨属一新种(蜱螨目:湿螨科)

    王泽雨;金道超;

    记述采自广西大明山的曲跗湿螨属一新种:大明山曲跗湿螨A tractides(A tractides)damingshanensis Wang et Jin sp.nov.。新种与勐腊曲跗湿螨A.(A.)menglaensis Jin,1997相似,但EpⅣ后缘与前殖片距离较近,肛孔后于Ⅴ2之间的连线,而后者与前殖片距离较远、肛孔与Ⅴ2之间的连线在同一直线上。模式标本保存于贵州大学昆虫研究所。

    2013年02期 v.31 93-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 菲菊头蝠的核型研究

    陈志坚;王任翔;

    取骨髓细胞,采用空气干燥法对来自广西桂林的菲菊头蝠Rhinolophus pusillus的核型进行研究,结果:菲菊头蝠的染色体数为2n=62,染色体臂数(NF)是60;30对常染色体皆为端着丝粒染色体(t),相邻同源染色体大小相近,不易区分;X染色体为大型亚端着丝粒染色体(st),其长度仅次于第3号染色体,Y染色体是小型的端着丝粒染色体(t)。菲菊头蝠的核型属于Harada等人划分的菊头蝠属中的第1类群,为最原始的类群。

    2013年02期 v.31 96-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 翘嘴鳜的人工繁殖与胚胎发育观察

    刘希良;宾石玉;王开卓;陈敦学;成嘉;张建社;褚武英;

    采用不同配伍外源激素对性成熟翘嘴鳜催情,发现:20~24°C下,催产素PG+LRH-A+HCG的效应时间更短;25~29°C下,则催产素PG+HCG效应时间更短。采用人工受精的方法获得受精卵,在水温18~22°C观察翘嘴鳜胚胎发育的时序和特点,从受精卵发育到破膜仔鱼经过了68h17min;翘嘴鳜胚胎发育可分为7个阶段26个时期。文章还详细记录了翘嘴鳜胚胎发育各个阶段的形态特征。

    2013年02期 v.31 100-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8K]
  • 深圳湾福田红树林砍伐后萌生更新的初步研究

    卢群;石俊慧;曾小康;周凯;雷安平;昝启杰;

    采用固定样地定位调查的方法,研究深圳湾福田3种红树植物桐花树A egiceras corniculatum、秋茄Kandelia candel、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伐后萌枝更新对伐迹地早期群落恢复的影响。结果表明:伐后4年时,3种红树植物平均萌生枝数由多到少的顺序为:桐花树(12.4)>白骨壤(5.4)>秋茄(4.4);桐花树的萌生率最大(72.73%),其次为秋茄(67.42%),白骨壤最小(20.77%)。滩涂潮位可能影响红树植物的萌生率,不同潮位滩涂上的红树植物萌生率为:内滩>中滩>外滩。红树植物萌生植株较人工种植植株的存活率高,且生长速度较快,表明萌枝更新对砍伐后早期红树林群落的恢复有重要意义。此外,红树植物种类自身的生理生态差异可能是影响萌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2013年02期 v.31 107-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 桉树净光合速率日变化的季节动态研究

    石贵玉;李明霞;梁士楚;黄雅丽;韦宇静;

    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桉树2011—2012年4个季节的净光合速率,及其影响因子光合有效辐射、叶温、叶温饱和蒸汽压亏缺(ppdl)的日变化。结果表明:桉树春季与夏季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均呈双峰型,秋季和冬季分别呈2种不同的单峰型。不同季节的桉树平均净光合速率变化趋势为:春季(10.248μmol.m-2.s-1)>夏季(7.349μmol.m-2.s-1)>秋季(3.645μmol.m-2.s-1)>冬季(2.505μmol.m-2.s-1)。净光合速率与光合有效辐射在4个季节呈现极大的同步性,但当光强达到800μmol.m-2.s-1以上且急剧骤升时,桉树产生光抑制现象。叶温及ppdl在春季、秋季和冬季均呈现稳定的随着白天时间增长其值稳增的日变化规律,而夏季叶温和ppdl日变化波动较大,且数值都相对较高。

    2013年02期 v.31 113-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 丛枝菌根真菌对桉树吸收Cu和Zn的作用研究

    黄佳玉;谈宇;廖妤婕;王维生;王英辉;

    通过盆栽实验研究摩西球囊霉(G.m)对桉树幼苗吸收Cu和Zn的作用,及其对Cu/Zn交互作用的影响。桉树苗栽培在含Cu(0、10、25、50mg.kg-1)或/和Zn(0、50、100、200、300、500mg.kg-1)的模拟污染土壤中,接种G.m,8周后收获,分别测定桉树苗的生物量、菌根侵染率及Cu和Zn含量。结果表明:①根部G.m的侵染率为20%~35%,外加Cu和Zn对侵染率无显著影响。②接种G.m可使桉树苗生物量增加1~3倍;显著性降低桉树苗中Cu和Zn的含量(P<0.05),分别减少5%~40%和50%~80%。③未接种G.m时,土壤中外加的Zn使桉树苗中Cu的含量显著减少(P<0.05),而Cu对桉树苗中Zn的含量无显著影响。接种G.m后,土壤中外加的Zn亦使桉树苗中Cu的含量显著减少(P<0.05),而Cu也能显著降低桉树苗中Zn的含量(P<0.05)。

    2013年02期 v.31 118-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 河水化学离子成因及影响因素的因子分析探讨

    张春来;曹建华;刘晓华;卢茜;

    因子分析通过提取影响水化学场形成的主要因素,定量研究流域内岩石风化等对河水化学离子的影响程度,从而对河水溶解质综合分析,反映水化学形成及变化规律。对朝鲜半岛汉江流域前人已发表的数据进行因子分析,研究南北支流水化学的主控因素及其影响程度,结果显示:岩溶作用是汉江流域重要的风化过程,对南北汉江河水溶解质贡献率分别为41.83%和43.15%;硅酸岩类的风化作用较弱,对南北汉江河水溶解质贡献率分别为13.94%和12.12%;人类活动和大气沉降对汉江水化学贡献较大,对南北汉江河水溶解质贡献率分别为29.37%和37.14%。硫酸对南北汉江岩石风化的贡献分别为68%和95%,硝酸参与了南汉江流域的岩石风化。硫酸和硝酸在岩石风化吸收大气CO2中的作用及其对通量计算的影响应引起注意。综合因子得分和总溶解固体浓度有很好相关性,因子分析结果很好地反映了研究区的实际情况。汉江河水离子在空间分布上受地质背景控制,在时间上受降雨等气候变化影响。

    2013年02期 v.31 12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8K]
  • 典型岩溶区石漠化和土壤侵蚀遥感解译与关键问题

    李晖;尹辉;蒋忠诚;杨奇勇;王月;

    以典型岩溶石漠化综合治理区广西百色果化示范区为研究对象,基于水利部制定的我国西南岩溶区石漠化和土壤侵蚀遥感解译标准,并运用石漠化综合指数(KDI)和土壤侵蚀综合指数(SEI),对其石漠化程度和土壤侵蚀强度进行动态研究。结果表明:果化示范区经过石漠化和土壤侵蚀综合治理后,石漠化程度总体上有所减弱,而土壤侵蚀总体上却有所增强,这主要与水利部关于我国西南岩溶区土壤侵蚀遥感解译标准尚存的关键问题有关。对该关键问题的认知和修正,有助于科学地完善和统一我国西南岩溶区土壤侵蚀遥感解译标准。

    2013年02期 v.31 133-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1K]
  • 罗汉果叶黄酮对力竭大鼠组织细胞膜保护作用研究

    江凤;邓启烈;陈梅;莫伟彬;杨永亮;

    为研究罗汉果叶黄酮提取物抗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为罗汉果叶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2~3月龄,体质量180~220g,随机分成5组,每组8只,即:安静对照组、安静力竭组、给药力竭组、训练力竭组、训练给药力竭组。给药量以生理盐水配成含罗汉果叶黄酮提取物20g/L的溶液,给药组按10.0mL/(kg.d-1)灌胃给药,对照组灌服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在递增负荷游泳训练28d后,各组进行3%的负重力竭性游泳训练,准确记录力竭时间后即刻断头取血(安静对照组同时取血),测定血浆、心脏、肝脏和股四头肌的GOT、GPT和CK指标,并且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心脏、肝脏和股四头肌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表明,灌注罗汉果叶黄酮提取物可分别提高游泳至力竭后大鼠心肌、肝脏及股四头肌细胞特异酶GOT、GPT、CK的活性,降低血浆中相应酶的活性;通过光学显微镜对组织切片观察,发现服用罗汉果叶黄酮提取物的大鼠心肌、肝脏及股四头肌细胞膜均比未服药的对照组完整,发生破裂、变形的比例大大降低,说明罗汉果叶黄酮提取物对心肌、肝脏及股四头肌细胞膜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细胞膜的完整性及流动性。

    2013年02期 v.31 140-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0K]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稿约

    <正>1《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结合社会主义建设实际,以反映自然科学研究成果为主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是我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教育部和广西地方优秀科技期刊之一,多次在国内期刊评比中获奖,2004、2008、2011年连续三次被认定为"中文核心期刊";2004年获"全国高校科技期刊一等奖";2005、2007年连续获第五、第六届"广西十佳科技期刊",2009年荣获第六届"广西十佳期刊",2010年荣获教育部"第三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期刊影响因子不断上升,2004年为0.802,

    2013年02期 v.31 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