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世明;徐建闽;李日涵;
本文阐述了城市快速路入口匝道控制的机理和作用,对匝道控制方法进行简单分类,分别给出了各种控制方法的模型表达式,并比较分析了不同控制方法的优缺点和给出了各自的适用范围。针对目前城市快速路入口匝道控制中的不足,结合模糊理论控制和支持向量机算法,提出了一种新的城市快速路入口匝道控制策略的标定方法,并给出了基本算法流程,能够满足城市快速路中不断变化的交通状况对控制策略的动态需求。最后,结合广州市某主干道上的实际调查数据,利用本文的控制算法得出了相应的控制方案,并将其用于该主干道的匝道控制中,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表明本文的控制方法能满足动态变化的交通状况,控制效果较好,对城市入口匝道控制的方法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2012年02期 v.30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 陈凯;房成法;王飞;
针对我国空域容量评估的迫切需求,明晰了扇区容量的概念与评估关键,在深入分析空域动态密度的基础上,对管制意图参量进行分析,建立起改进的动态密度评估模型,并给出基于该模型评估扇区容量的方法。最后,通过原模型与改进模型评估扇区容量结果的对比,验证了基于新模型评估扇区容量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2012年02期 v.30 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 解鸿国;宋树祥;
针对传统CMOS电流乘除法器存在线性度不高、工作频率低等缺点,提出一种以平方根电路、平方/除法器电路为核心的基于MOS管跨导线性原理的新型高频高线性CMOS电流模乘/除法器。在TSMC0.35μm CMOS集成工艺下进行HSPICE仿真测试表明:该电路在3V电源电压下,-3dB带宽可达到35.1MHz,电源静态功耗为202.68μW,输出电流为0~25.1μA,非线性误差为0.85%,总谐波失真为0.14%。本文提出的乘除法器电路与Tanno、Lopez等提出的基于跨导线性原理的乘除法器电路相比,优点在于-3dB带宽提高了,功耗降低了,电源电压降低了,线性度提高了,精度提高了,并且采用了相对更先进的0.35μmCMOS工艺,可缩小芯片面积,节约成本。
2012年02期 v.30 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7K] - 母丽丽;顾斌;陈美红;张青梅;李传起;
本文基于太阳风-磁层-电离层耦合的全球磁流体力学(MHD)数值模拟,研究几种典型的太阳风动压和行星际磁场条件下,地球子午面上方磁层顶的位置和形状特征,以及磁层顶位形参数日下点距离和磁层顶张角随行星际条件的变化规律。模拟结果表明:正午午夜子午面磁层顶位形具有内凹结构,当行星际磁场为南向时,随磁场强度增强,日下点距离减小;行星际磁场为北向时,随磁场强度增强,日下点距离增大。动压增大,日下点距离减小。南向磁场强度增强,磁层顶张角变大。这些模拟结果与基于卫星数据的高纬经验模型(B00)以及(Schield)模型的经验结论相吻合,说明MHD模拟是研究磁层顶位形的有效工具。特别是在高纬穿越数据的获得受限时,基于对磁层顶位形的物理理论研究构建的数值模拟数据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2012年02期 v.30 17-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9K] - 胡卉颖;钟智;元昌安;陆建波;袁晖;
属性约简是粗糙集理论中的核心问题,如何能够快速且有效删除其中不相关的或不重要的属性是当前所迫切需要的研究。针对这一需要,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基因表达式编程的属性约简算法,该方法具有较快的收敛速度和不易陷入局部最优的优点。实验表明,这一方法能够快速有效地求出最小约简。
2012年02期 v.30 2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 孙盛杰;廖宇力;虞衍聪;
播放的连续性和实时性是交互式流媒体应用的重要QoS需求,需要在连续性和实时性之间取得一个平衡,为此,本文提出一种有效的平衡算法PBB。算法PBB是一种基于缓存动态可调的机制,为每个接收主机引入一个大小可调的缓存,通过缓存的引入来达到减小延迟抖动的目的;另外,为了避免产生不可接受的端到端延迟,由一个指定的控制器根据当前的网络形势来动态调整缓存大小,并通过模拟实验将PBB算法与经典算法比较,结果表明PBB算法可以在流媒体播放的连续性和实时性之间获得较好的平衡。
2012年02期 v.30 29-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7K] - 张浩奇;张浩敏;
本文针对线性随机微分方程,首先证明了强1.5阶隐式随机Taylor方法能无条件保持解析解几乎处处指数稳定性;其次证明了当0<p<2时,该数值算法能无条件保持解析解的p阶矩指数稳定性(即小阶矩指数稳定性),并给出了验证所得结论的数值算例。
2012年02期 v.30 35-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2K] - 郝平平;冯春华;
本文利用分析不等式方法来研究Berezansky等人在2010年提出的公开问题之一:一类具有非线性物种密度制约死亡率的Nicholson模型的解的有界性、稳定性和振动性。通过这个方法证明了这个模型解的有界性、振动性,并部分解决了解的稳定性。
2012年02期 v.30 4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 韦煜明;王勇;唐艳秋;范江华;
本文主要研究无穷区间上具有p-Laplacian算子的时滞微分方程边值问题解的存在性和唯一性,利用Schauder不动点定理得到解的存在性,由Banach压缩映射原理证明解的唯一性,并给出一个例子来说明主要结果的应用。
2012年02期 v.30 48-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 徐尚进;张晓均;康喆;李靖建;
称图X是半传递图,如果X的自同构群Aut(X)作用在其顶点集和边集上都传递,但作用在其弧集上非传递。本文证明了qp2(其中q<p均为奇素数)阶连通4度半传递图同构于qp2阶亚循环群的一个正规Cayley图,且该图还同构于一个紧密连接图,同时决定了其自同构群的阶与可解性。
2012年02期 v.30 5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 崔永君;杨善朝;梁丹;
本文在LNQD样本下研究最近邻密度估计的相合性,给出弱相合性、强相合性、一致强相合性以及它们的收敛速度的充分条件,同时研究了失效率函数估计的一致强相合性。
2012年02期 v.30 59-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 胡华;
考虑一个重伸缩过程(Xη,εt)t≥0,假设{η(x)}x∈Z是由局部遍历性的概率测度分布的,本文研究此过程当ε→0时的极限。证明了在局部遍历性分布条件下,对于R上的二阶连续可微函数f(X)和某个与η独立的齐次扩散函数a(X),这个重伸缩过程依分布με收敛到R上具有无穷小生成元d/dX(a(X)d/dXf(X))的扩散过程。
2012年02期 v.30 66-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 潘成学;蒋祥柳;张洪彬;
以芳香醛或邻苯二甲醚为原料,以分子内Friedel-Crafts酰基化、Nazarov环化、Pinacol重排等反应为主要合成策略,发展3条茚酮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共合成出8个茚酮化合物,所有产物的结构均经1H NMR、13C NMR表征和确认。合成方法具有原料价格低廉、实验操作简单、产率高等优点。
2012年02期 v.30 7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4K] - 唐煌;王志宇;钟书明;覃江克;
以DNA双螺旋结构为靶点,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新的6-取代的氧化异阿朴菲生物碱衍生物3a~3e。所有化合物的结构均用ESI-MS,1HNMR和元素分析确认。运用紫外吸收光谱研究了氧化异阿朴菲生物碱衍生物与小牛胸腺DNA(ctDNA)的相互作用。用MTT法评价衍生物对HepG2、SGC-7901、SW480、786-O和NCI-H460 5种肿瘤细胞的毒性。光谱研究结果表明衍生物能与ctDNA发生嵌插结合作用,细胞毒性测试表明衍生物具有中等强度的抗肿瘤活性。
2012年02期 v.30 78-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5K] - 韦波;杨瑞云;刘静;薛佳津;苏小莹;姚茜芸;
利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考察溶剂浓度、液料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咳嗽草中总黄酮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咳嗽草中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为80%甲醇、液料比10∶1、回流提取2h、提取4次,所得总黄酮含量达到1.30%。该工艺简单易行,是提取咳嗽草中总黄酮的有效途径。
2012年02期 v.30 83-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 尹文清;冯华芬;段少卿;谭强;岑宁才;
以毛冬青叶为原料,齐墩果酸为标准品,用香草醛比色法测毛冬青叶三萜酸的含量,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了提取次数、料液比、乙醇浓度、提取时间对毛冬青叶三萜酸提取的影响。结果表明,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6,乙醇浓度70%,提取时间90min,提取2次,在此条件下所得三萜酸含量为6.18%。此方法简单易行,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毛冬青叶提供科学依据。
2012年02期 v.30 88-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K] - 李建军;李军芳;梁建强;李景原;周延清;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豫金银花指标成分,分析密银花与封银花的差异及封银花不同部位的成分差异。结果表明,绿原酸含量:封丘红银花3.10%(对照)>封丘大毛花2.87%(p<0.05)>密县大毛花2.22%(p<0.01),木犀草苷含量:封丘红银花0.181%(对照)>封丘大毛花0.095%(p<0.05)>密县大毛花0.075%(p<0.05);封丘大毛花不同部位绿原酸含量:花蕾2.87%(对照)>叶0.84%(p<0.01)>芽尖0.67%(p<0.01)>枝0.61%(p<0.01),木犀草苷含量:芽尖0.488%(对照)>叶0.397%(p<0.01)>花蕾0.095%(p<0.01)>枝0.066%(p<0.01);封丘红银花不同部位绿原酸含量:花蕾3.10%(对照)>叶1.34%(p<0.01)>芽尖1.29%(p<0.01)>枝0.92%(p<0.01),木犀草苷含量:芽尖0.329%(对照)>叶0.299%(p<0.01)>花蕾0.181%(p<0.01)>枝0.063%(p<0.01)。豫金银花花蕾的指标性成分含量均高于药典规定的最低标准且质量较好,相较而言封银花的品质优于密银花,叶和芽尖可为金银花综合开发提供新原料。
2012年02期 v.30 94-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9K] - 梁爱惠;刘高伞;蒋治良;
在pH8.0的Tris-HCl缓冲溶液及32mg/L PEG20000的存在下,碱性磷酸酯酶(ALP)催化底物5-溴-4-氯-3-吲哚基磷酸盐(BCIP)水解生成不溶性的蓝色BCIP二聚体微粒,该微粒在710nm波长处产生一个共振散射峰。在选定条件下,随着ALP活性增大,710nm波长处的共振散射峰强度线性增大,碱性磷酸酯酶浓度在0.078~1.25U/L与共振散射强度增大值ΔI呈良好线性关系,其回归方程为:ΔI=512.6C+17.8,检出限为9.6×10-3U/L。该法用于合成样品中碱性磷酸酯酶的测定,结果满意。
2012年02期 v.30 99-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3K] - 宋丽华;金一;梁福沛;
用扩散法合成了配合物[NdCo(NTA)2(H2O)11/3(CH3OH)1/3]·(CH3OH)2/3.10/3H2O(1),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晶胞参数为a=0.963 6(2)nm,b=1.044 9(2)nm,c=1.339 3(2)nm,α=107.04°,β=98.25(2)°,γ=103.98°,V=1.217 2(4)nm3,Z=2,配合物具有三维网络结构。配合物[Nd2Co3(EDTA)3(H2O)11·12H2O](2)用水热法获得,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2,晶胞参数为a=1.592 5(3)nm,b=1.465 5(2)nm,c=1.474 1(2)nm,β=116.407(2)°,V=3.081 3(8)nm3,Z=2。每个Nd3+通过羧基桥联3个Co2+,而每个Co2+与两个相邻Nd3+连接构成12员环从而形成二维杂金属层,相邻层之间通过水的氢键作用连接形成三维结构。
2012年02期 v.30 106-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7K] - 黎大勇;胡杰;任宝平;沈永生;周岐海;
2009年12月至2010年2月,在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格华箐对一群数量约为50只的野生猕猴冬季栖息地的选择进行初步调查。根据记录的猕猴活动位点,设置60个20m×20m的样方,测定了14个生态因子(郁闭度、地形特征、海拔、坡向、坡度、坡位、植被类型、水源距离、人为干扰、乔木数、死树情况、砍伐情况、乔木胸径、地面果实数)。主成分分析表明,格华箐猕猴冬季偏好在坡度20°~40°、郁闭度在60%~100%的山坡坡面活动;活动区间一般在海拔2 500~3 200m;比较喜欢常绿阔叶林,喜欢的乔木平均胸径>20cm;喜欢远离人群(>500m)的生境;较为偏好离水源较近的栖息环境。
2012年02期 v.30 11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 陈忠;唐章生;林勇;杨慧赞;张永德;黄姻;彭婷;张妍;
采用闭锁群体继代选育法,以埃及品系尼罗罗非鱼的自然种群作为选育种群进行自繁,通过耐寒与生长性能评价及低温选育,获得埃及品系尼罗基础群和核心群各1个,基础群1 180尾,选留率30.50%;P0代核心群292尾,雌雄比例为1∶1,选留率16.48%;P1代核心群均由10个家系组成,每个家系选留80~100尾,选留率25%左右,核心群的个体在400尾左右。在核心群选育的基础上,应用巢式配对的方法配对P1代家系283个,产苗家系137个,配对成功率48.41%,产苗135 550尾;配对P2代家系91个,产苗家系42个,配对成功率46.13%,产苗30 400尾。选留的10个家系耐寒和生长性能结果表明,P1和P2代的平均半致死温度分别为8.07°C和7.75°C,比自然种群低7.88%和13.98%,平均相对存活率分别提高21.52%和26.35%,平均生长速度提高9.77%和18.90%;其中P1和P2代耐寒性能最好家系的半致死温度分别比自然种群降低9.13%和18.98%,平均相对存活率提高25.29%和30.34%,生长速度提高15.87%和33.00%。埃及品系尼罗罗非鱼耐寒选育P1、P2代的所有家系和核心群的耐寒和生长性能均高于自然种群。
2012年02期 v.30 117-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 宋德贵;辜澜涛;俸祥仁;
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养猪业纷纷采用零排放的生物发酵床技术来解决养殖过程中猪粪尿污染带来的环境问题。但是该技术存在诸多问题,如成本过高、发酵床发酵过程中温度过高以及产生毒害气体等。结合发酵床养猪方法与水泥地养猪方法的优缺点,本文设计一种更适合我国南方地区气候条件的无污染养猪法:薄垫料—外发酵养猪法,并将其与传统养猪模式进行对比实验,试验指标包括:垫料用量、垫料成本、发病率、出栏率、耗水量、体质量增量和料重比等,结果表明:该养猪法比传统的水泥地养猪法和传统发酵床养猪法环保、省工、省药、省水,达到低成本、低排放、无臭味生态养猪的效果。
2012年02期 v.30 123-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 唐宇庭;黄佳玉;王维生;张超兰;
本文探讨土壤中外加混合低分子有机酸(甲酸、乙酸、苹果酸、柠檬酸)对油菜吸收土壤中重金属元素Zn和Cd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低分子有机酸添加量的增加,Zn胁迫下,油菜地上部分Zn含量先增大后减小;Cd胁迫下,油菜地上部分Cd含量的变化较为复杂,呈现先减少,后增加,再减少的趋势。有机酸添加量的增加能提高根际土壤B1和B2态中Zn和Cd的提取量(B1态Cd除外),而对非根际土壤B1和B2态Zn和Cd的提取量无显著影响。Zn或Cd胁迫下,低浓度的有机酸能起到解毒作用,提高油菜的生物量;高浓度的有机酸能提高根际土壤B1和B2态Zn或Cd的含量,Zn或Cd的毒性增加,油菜的生长受抑制。
2012年02期 v.30 127-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 梁保平;李艺;刘庆业;
以桂林市为研究区,利用TM卫星影像数据提取3种典型植被指数(NDVI、RVI、TNDVI),并反演研究区的地表温度(LST);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和城市空间上分析各个参数的统计学特征,同时定量分析植被指数与地表温度之间的线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区域上,以林地和农田地物为主体的城市郊区具有较高的植被指数值,不透水层比例大的城市建成区则具有较高的地表温度。另外,典型植被指数与地表温度相关性分析揭示,各植被指数与地表温度都呈较显著的线性负相关。相对于城市郊区,下垫面性质改变与植被覆盖密度偏低是导致城市建成区"热岛效应"形成的重要原因。
2012年02期 v.30 132-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7K] - 曾其国;彭培好;马小军;冯世鑫;
本研究采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广西桂北的永福县、临桂县和龙胜县罗汉果主产区8个地层进行土壤安全评价。评价结果表明:K地层土壤为清洁区;Z、Pt21、γ2、εb、εq、D1和D2地层上的土壤为尚清洁区,土壤污染综合指数处于污染临界值之内。此外,采用MAPGIS对罗汉果种植区域进行土壤安全预警规划。
2012年02期 v.30 138-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2K] - 郭艳菊;彭峰林;
以健康雄性SD大鼠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灌胃罗汉果叶黄酮(FSGL)的干预力竭性运动大鼠,来探讨不同剂量FSGL对力竭运动大鼠心肌抗氧化酶系及心肌Bcl-2、Bax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组的大鼠力竭运动后心肌SOD、CAT和GSH-PX活性与力竭运动对照组比较,均呈升高趋势,以中剂量组效果最显著;力竭运动组MDA与中剂量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与力竭运动组比较,各剂量组Bcl-2基因表达加强,且中剂量组显著高于力竭运动组和低剂量组。力竭运动组Bax基因表达极显著高于安静对照组和中剂量组(P<0.01),同时低剂量和高剂量组Bax的表达显著高于安静对照组(P<0.05)。FSGL各剂量组Bcl-2/Bax比值均升高,以中剂量和高剂量组最显著(P<0.01)。可见,FSGL能有效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明显地抑制因过度训练导致的心肌细胞凋亡程度。
2012年02期 v.30 143-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9K] -
<正>1《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结合社会主义建设实际,以反映自然科学研究成果为主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是我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教育部和广西地方优秀科技期刊之一,多次在国内期刊评比中获奖,2004、2008、2011年连续三次被认定为"中文核心期刊";2004年获"全国高校科技期刊一等奖";2005、2007年连续获第五、第六届"广西十佳科技期刊",2009年荣获第六届"广西十佳期刊",2010年荣获教育部"第三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期刊影响因子不断上升,2004年为0.802,
2012年02期 v.30 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