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简讯

  • 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学习者行为模拟

    刘海燕;张超英;梁振燕;杨上元;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元胞自动机模拟学习者行为取向的模型,并进行了单一的和2个影响因素对不同类型学习者的模拟。演化结果显示,该模型能够有效地模拟学习者的行为取向,影响因素对不同学习者人群的影响规律与实践中观察到的现象相符合,在复杂系统科学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2010年04期 v.28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 Hindmarsh-Rose神经元模型的单变量控制同步与反同步

    徐克生;张伟东;唐国宁;

    采用Hindmarsh-Rose神经元模型,研究2个神经元系统的单变量驱动响应混合同步问题,提出反馈控制与自适应控制相结合的同步策略,从理论上分析了该同步方案的可行性。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该同步方案能使部分变量达到反同步,使其他变量达到同步,即只需要单个变量的驱动就能实现2个混沌系统的同步和反同步。

    2010年04期 v.28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 复杂多个体系统领导者—跟随一致性研究

    宋晓欣;李德权;

    讨论了强连通网络拓扑情况下的领导者—跟随一致性问题,在跟随者的一致性协议中引入了聚合项,运用李亚普诺夫稳定性理论分析了闭环系统的稳定性,研究发现聚合项的引入对多个体系统达到一致具有重要影响,即增大聚合增益能使跟随者快速跟踪上领导者,从而提高系统的跟踪性能。最后给出仿真例子对理论分析进行了验证。

    2010年04期 v.28 9-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 复杂网络上知识流动的小世界现象

    张兵;

    针对知识网络相关研究的结构主义倾向,基于非正式关系具有结构/关系二相性的认识,利用多主体建模与仿真方法,针对保持载体网络复杂网络结构特性不变的基础上,对改变网络关系强度宏观分布是否能够进一步提高知识流动效率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改变网络关系强度宏观分布不但能提高网络知识流动效率,而且当关系强度变动概率较小时存在知识流动的小世界现象。对此现象的分析表明,其具有普遍性。

    2010年04期 v.28 15-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 随机扰动下复杂电网级联故障分析

    韦笃取;罗晓曙;

    提出一种新的电网级联故障模型,模型中每个电网节点初始负荷是其本身度的函数形式,当某一个节点发生故障时,其负载按照邻居节点度的大小择优重新分配。同时研究电网在随机扰动下发生级联故障时容许系数及其鲁棒性之间的关系,并分别利用华中—川渝电网、上海电网、标准IEEE 57台发电机电网和IEEE14节点电网仿真级联故障。研究结果对保证复杂电网的稳定运行可望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新见解。

    2010年04期 v.28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 一种多媒体传感器网络的分布式压缩传输算法

    陈冬连;罗晓曙;陈宏滨;廖志贤;王文延;

    多媒体传感器网络面临用有限能量传输大量数据的挑战,因此本文提出一种多媒体传感器网络中的分布式图像压缩传输算法,用普通节点协同压缩图像,簇头消除不同节点发来图像数据的相关性,进行去相关图像传输。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减少了传输图像的数据量,节省了网络能耗,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2010年04期 v.28 2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 基于五点不变量和灰色相关分析的仿射目标识别

    刘雪丹;付邦恕;王强;张光耀;

    本文提出一种可适应平移、旋转、缩放和仿射变换的二维目标识别算法。使用五点不变量描述图像轮廓,得到五点不变量序列;应用灰色相关分析方法找到模板图像中与目标图像最匹配的五点不变量序列,从而正确识别目标。为验证算法的有效性,选取20个二维目标,每个目标获取14幅从不同视角拍摄的图像,共280幅图像进行识别,结果表明所提出算法较其他相似算法更稳定且识别率更高。

    2010年04期 v.28 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 基于对象间完备度的限制容差关系改进模型

    王虎;丁世飞;张禹;

    本文在分析不完备信息系统已经存在的容差关系、非对称相似关系、限制容差关系以及特征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对象间完备度的概念,并建立了基于对象间完备度的限制容差关系模型,最后通过实例分析说明此模型可以更加真实客观地处理不完备信息系统。

    2010年04期 v.28 3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 一种基于成对约束的谱聚类算法

    张力文;丁世飞;许新征;朱红;徐丽;

    聚类通常被认为是一种无监督的数据分析方法,在聚类搜索过程中充分利用先验信息会显著提高聚类算法的性能。本文通过成对约束来调整点与点之间的相似矩阵,然后对其优化,并结合谱聚类算法,得到一种很有效的聚类算法——基于成对约束的半监督谱聚类算法(SSCA)。实验表明,该算法有很好的聚类效果。

    2010年04期 v.28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 属性加权FCM算法的参数选择规则

    李翠霞;谭营军;于剑;

    属性加权FCM算法可在算法迭代过程中求出各属性的权值,并不影响算法本身的执行效率,可发现隐藏在部分属性中的类结构,提高分类准确率。鉴于参数对算法性能的影响,本文对该算法的目标函数进行了理论分析,通过严格的公式推导之后,给出了算法的参数选择规则。经实验证明,该规则对于属性加权FCM算法的参数选择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2010年04期 v.28 4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K]
  • 离散T-S广义模糊系统的二次稳定性

    张晶华;梁家荣;杜富;

    本文研究一类非线性离散T-S广义模糊系统的二次稳定性问题,提出新的二次稳定性定义。通过在每个最大交叠规则组中分别寻找各自公共的正定矩阵,给出了保证该类离散T-S广义模糊系统二次稳定性的充分条件。该充分条件以线性矩阵不等式的形式给出,具有数值易解性,减少了求解一个公共矩阵的繁琐性。

    2010年04期 v.28 49-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 群环Z_nS_3的零因子图

    覃庆玲;易忠;黄逸飞;

    本文讨论ZnS3的零因子,并对ZnS3的有向零因子图Γ(ZnS3)的围长和直径进行较为具体的刻画:Γ(ZnS3)的围长为3;diam(Γ(ZnS3))=2 n=3t,t≥1。ZnS3的无向零因子图Γ—(ZnS3)为非平面图。

    2010年04期 v.28 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 最优变重量光正交码的构造

    韦月尔;莫正芳;吴佃华;

    变重量光正交码用于光码分多址通信系统以满足不同服务质量用户需求。本文证明了当q≡3(m od4)为质数时存在最优(16q,{3,5},1,{2/3,1/3})变重量光正交码。

    2010年04期 v.28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 集值优化Benson真有效解的高阶最优性条件

    王其林;王路云;

    本文主要讨论约束集值优化问题Benson真有效解的高阶最优性条件。在广义凸性条件下,获得集值映射广义高阶上图导数的重要性质和约束集值优化问题的高阶最优性充分与必要条件,所获得的结果推广了文献中的相应结果。

    2010年04期 v.28 6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 基于期望满意的生产计划模型

    连志刚;胡可一;郑冬标;

    本文根据生产实际,基于利润期望满意最大化,建立了生产计划模型。该模型有选择性地生产能够获得最大利润的产品,并且可以对生产中所需的原料进行最优的配置;基于最优化理论与方法,本文得出了性质:当rj(xj)-rj′(xj)>0(j=1,2,…,n)成立时,所建模型是凸规划问题,于是可以用K-T点求出该问题的全局最优解。

    2010年04期 v.28 66-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 BiOCl纳米纤维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李跃军;曹铁平;王长华;

    利用静电纺丝技术,以聚丙烯腈(PAN)和三氧化二铋为反应物,得到PAN/BiOCl复合纤维,经进一步控温缓慢氧化分解制备BiOCl无机纳米纤维。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红外光谱仪(IR)和紫外-可见漫反射(UV-vis/DR)等手段对样品的形貌、晶相和光吸收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经500°C高温煅烧后,BiOCl纳米纤维为规则的一维结构,表面分布均匀,直径约为80~140 nm。通过在紫外光照射下降解罗丹明B实验,表明BiOCl纳米纤维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活性。

    2010年04期 v.28 7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K]
  • PtPb/HCSs催化剂制备及电催化氧化甲醇研究

    赵彦春;王凤阳;杨洁;田建袅;占璐;聂素连;宁珍;

    以二氧化硅微球作模板,葡萄糖为碳源,通过水热法成功合成粒径均一、尺寸较小的碳空心球(HCSs),并以此为载体合成碳空心球载铂铅纳米微粒复合催化剂(PtPb/HCSs),在1 mol.L-1CH3OH+0.5mol.L-1H2SO4混合溶液中考察了PtPb/HCSs催化剂对甲醇的电催化氧化性能。样品的成份、结构和形貌分别用SEM、TEM、XRD和EDS进行表征。循环伏安(CV)及计时电流法实验表明碳空心球载铂铅催化剂对于甲醇氧化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活性及稳定性。PtPb/HCSs电极优异的催化性能归因于碳空心球的高比表面积以及Pb的协同作用,是一种优良的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阳极材料。

    2010年04期 v.28 76-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0K]
  • 光化学还原制备IgG包裹的银纳米颗粒

    庄贞静;肖丹;

    采用光化学还原方法合成人免疫球蛋白(IgG)包裹的银纳米颗粒胶体溶液,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技术对合成的IgG包裹的银纳米颗粒组分和形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采用光化学还原方法合成IgG包裹的银纳米颗粒,粒径在10 nm左右。得到的胶体溶液为黄色混浊液体,通过白光观察时,该胶体溶液呈透明状,其颜色随着制备条件的不同而发生变化。本文对产生这种特殊光学透光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

    2010年04期 v.28 8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 Bi_2O_3/BiOCl异质结光催化剂降解罗丹明B

    黄华胜;黄智;何星存;

    采用机械研磨法制备Bi2O3/BiOCl异质结光催化剂,并用XRD、SEM进行表征。以可见光为光源,罗丹明B为目标污染物,研究了Bi2O3/BiOCl异质结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异质结Bi2O3和BiOCl的比例对光催化效果影响显著,其光催化性能好于单独使用Bi2O3、BiOCl和商用TiO2。

    2010年04期 v.28 86-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K]
  • 广西河池地区人类干扰下的河流生境破碎化评价

    周伟;刘恺;李凤莲;蓝家湖;

    借鉴河流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价的指标体系,初步构建包含10个指标的河流生境破碎化评价的指标体系。通过调查、收集数据对指标进行筛选和赋值,确立包含4个指标的适合河池地区的河流生境破碎化评价指标体系。经层次分析法对指标赋予权重后,应用该指标体系对该地区的部分河流(河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小环江为较小程度破碎化;红水河、龙江和大环江为中度破碎化;刁江为较大程度破碎化。研究得出的指标体系是针对目前河池及周边地区河流生境破碎化状况的一种快速评估。根据指标调查的结果,提出了该地区河流生境保护的建议。

    2010年04期 v.28 90-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 西南典型岩溶区土壤微生物数量研究

    陈家瑞;曹建华;李涛;黄艳梅;庞庭才;何媛媛;

    分别选取桂林、重庆、贵州三地的林地、耕地等几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20、40、60 cm深3个土层土壤样品,采用稀释平板法对土壤中细菌、放线菌、真菌三大微生物类群进行计数,结果显示:(1)与非岩溶区相比,岩溶区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明显高于非岩溶区,真菌数量反之,且岩溶区微生物总量大于非岩溶区。(2)岩溶区土壤中细菌数量占绝对优势,夏季所占比例最高达到94.7%,秋季达93.8%;放线菌最高夏季为33.1%,秋季为55.4%;真菌夏季最高达55.9%,秋季为4.4%。(3)微生物数量变化存在时间和空间差异性,但总体而言,夏季各微生物数量明显高于秋季,细菌数量变化趋势在不同地区存在一致性,真菌和放线菌则不明显。造成这种区别的因素包括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生理特性等。

    2010年04期 v.28 96-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 中国蚂蚁名录——猛蚁型亚科群(膜翅目:蚁科)

    周善义;冉浩;

    总结中国已知蚁科猛蚁型亚科群Poneromorph Subfamilies名录,共记载该类群4亚科22属142种8亚种2变种,其中钝猛蚁亚科Amblyoponinae 4属13种,刺猛蚁亚科Ectatomminae 1属7种,猛蚁亚科Ponerinae种类最多,有14属112种8亚种2变种,卷尾猛蚁亚科Proceratiinae 3属10种。给出各种的中文名、拉丁名和详细的分布。

    2010年04期 v.28 10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5K]
  • 广西翼手目一新纪录——金管鼻蝠

    李友邦;Neil M. Furey;韦龙韬;

    2009年11月,在广西西北部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小洞丹洞穴中采到一翼手目标本,经鉴定为金管鼻蝠Murina aurata,是广西翼手目新纪录。目前,在木论自然保护区的18个洞穴调查中,只在该洞发现有分布。标本现保存于广西师范大学生物多样性标本馆。

    2010年04期 v.28 114-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 广西洞穴金线鱼巴属二新种记述(鲤形目:鲤科:鱼巴亚科)

    吴铁军;廖振平;甘西;李维贤;

    描记2000—2008年间采于广西的洞穴金线鱼巴属Sinocyclocheilus鱼类二新种,以采集地县名命名为马山金线鱼巴Sinocyclocheilus mashanensis Wu,Liao et Li,sp,nov和环江金线鱼巴Sinocyclocheilus haunjingensis Wu,Gan et Li,sp,nov。

    2010年04期 v.28 116-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8卷(2010年)目次

    <正>~~

    2010年04期 v.28 121-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0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