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量子相干网络

    毕桥;柳贵平;李永;

    利用具有选择性的分子束外延方法,一种六角纳米线网络可以生长在(111)B基体面上,且用纳米孔铝土模板可以生长有序的纳米线。这些进展激发人们思考利用纳米线来实现一种量子相干网络,该网络可测量电子电流同辐射场的相互作用;可以探索量子相干网络的特征;分析表明:影响量子相干网络功能取决于电子在网络对称联接线中最后的相对速度。网络的级数越高,则允许相对速度被增加,具有放大量子相干的作用。纳米线的量子相干网络联接分布的时间演变类似于幂函数法则,但不尽相同,这是因为连接线分布同网络的能级分布的泛函有关而不是一个常数。所以度分布的公式也表明该网络的动力学性质与其拓扑性质共同影响度分布的演化。

    2008年01期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6K]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委——吴佃华教授简介

    2008年01期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委——杨善朝教授简介

    2008年01期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 推广小世界网络上的Sznajd舆论模型

    王茹;蔡勖;

    在由两个参数控制的推广小世界网络上进行了二维的Sznajd舆论模型的异步更新演化,探讨了网络拓扑结构对演化的影响,发现随着网络参数的增加,小世界性质的增强,即聚集系数变大和平均最短距离变小,使得Sznajd舆论模型的驰豫时间在一定参数范围内减小并且铁磁性吸引子出现的概率对不同初始态度人员密度有着重要的依赖关系。

    2008年01期 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 开放边界条件下考虑安全系数交通流特性研究

    张海顺;刘慕仁;孔令江;

    在开放边界条件下,研究考虑安全系数的交通流模型,数值模拟了在不同参数下的交通流基本图。研究表明:安全系数、产生概率、消失概率是影响交通流的主要因素。

    2008年01期 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 城市主干道有公交停靠站的混合交通流模拟

    阳丽;孔令江;刘慕仁;

    在开放式边界条件下,利用改进的NS模型,建立了城市主干道交通流模型。并采用桂林市主干道火车站附近路段的实际交通情况调查数据,模拟了该路段的混合交通流,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真实地反映城市主干道的混合交通流现象。

    2008年01期 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 小世界生物神经网络的同步性能研究

    周小荣;罗晓曙;

    同步现象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广泛存在。研究了由Hodgkin-Huxley(H-H)模型构成的小世界生物神经网络的同步性能。通过数值模拟,得到了标准差σ随耦合强度c、网络规模N以及近邻个数K的变化曲线。研究结果表明:神经元之间的耦合强度在一定范围内小世界生物神经网络能实现同步,而且大网络比小网络更容易同步,近邻个数多会破坏网络的同步。

    2008年01期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 低能区的16O+12C散射折叠模型研究

    郝云荣;杨永栩;

    基于12C和16O原子核的α粒子结构,利用α粒子折叠模型对较低能区的16O+12C弹性散射进行了研究计算。计算结果表明,α粒子折叠模型能较好地描述低能区的16O+12C弹性散射角分布实验数据。折叠模型光学势的虚部对小射角区影响很小,但对大射角区的截面计算有一定的影响。

    2008年01期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 ~(14)N2~(16)O 2000—0000跃迁带高温线强度的理论计算

    宋晓书;李德华;吉世印;杨向东;

    利用计算所得配分函数和文献中实验振动跃迁矩平方及Herman-Wallis因子系数,计算了氧化亚氮2000—0000跃迁带在常温和高温下的线强度。结果显示,在常温下,计算所得线强度与实验值和HITRAN数据库的值吻合很好;当温度高达3 000 K时,计算所得线强度与HITRAN数据库提供的结果仍符合较好。表明高温下的分子配分函数和线强度计算是可靠的,从而进一步报道了氧化亚氮2000—0000跃迁带在更高温度4 000 K和5 000 K的线强度及模拟光谱。

    2008年01期 2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 弱可逆有限自动机分解的一个结果

    姚兴华;邓培民;易忠;

    研究弱可逆有限自动机的分解可以为分析有限自动机公开钥密码体制的安全性提供一种重要途径。从输出权的角度讨论了一般的延迟τ步弱可逆有限自动机M的分解问题,得到了它可以分解出k0(k0≤τ)阶延迟元的一个充要条件,即M可以分解成延迟-τk0步弱可逆有限自动机和k0阶延迟元当且仅当M的所有状态的长k0输出权为1。

    2008年01期 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 循环ALCN-Tbox的模型构造

    余泉;甘晓丽;王驹;

    从语法和语义的角度分析了描述逻辑ALCN的Tbox中循环定义理论框架的缺陷和困难,然后主要讨论了没有、、出现的,关系R的深度均为1的循环ALCN-Tbox的模型构造方法。

    2008年01期 3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 共轭可置换子群对群结构的影响

    钟祥贵;郭静安;单俊辉;张福生;

    利用Sylow子群完备集中元素的共轭可置换子群获得了有限群为幂零或超可解的几个等价条件和若干充分条件,并刻画了合数阶循环子群均共轭可置换和非共轭可置换子群均共轭的有限群。

    2008年01期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 两样本参数差异的经验似然置信区间

    钱永江;黎玉芳;邹凤;秦永松;

    将经验欧氏似然应用于半参数模型,讨论了在此模型下两样本参数差异的经验欧氏似然的大样本性质,证明了经验欧氏似然比统计量依分布收敛于2χ随机变量,由此给出参数差异的经验似然置信区间。

    2008年01期 4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 随机利率下离散信用风险模型和破产概率

    唐胜达;邓国和;

    在随机利率服从有限齐次Markov链下建立了离散信用风险模型,得到有限时间破产概率的递推等式和最终破产概率的积分等式,给出了一个优于Lundberg不等式的上界以及破产时刻余额分布的递推等式。

    2008年01期 4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 α混合序列下的核型分位数估计的Bahadur表示

    韦香兰;杨善朝;赵翌;

    考虑了在α混合序列下核型分位数估计的Bahadur表示,并建立该分位数估计的渐近正态性,将独立样本下的Bahadur表示进行了推广。

    2008年01期 5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 院系级科研实力评估的研究

    张师超;

    为院系级科研实力的评估建立两种度量:宽度和厚度,并简要地讨论该评估方法的可应用范围。

    2008年01期 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 初中生数学认识信念量表模型的进一步研究

    唐剑岚;黄国稳;周莹;

    基于模型内在结构分析、复核效度检验和多组验证因素不变性研究,进一步确认了初中生数学认识信念的量表包含5个因素:知识结构性、知识稳定性、学习能力、学习速度和学习方式。检验模型假设与数据之间的拟合程度表明,量表的因素模型与数据之间有较好的拟合。

    2008年01期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 Br2-MnO2法合成12-溴脱氢松香酸及其甲酯

    吴强;张业;童碧海;王恒山;

    分别以Br2-冰醋酸、溴代丁二酰亚胺(NBS)和Br2-MnO2三种方法合成12-溴脱氢松香酸和12-溴脱氢松香酸甲酯,并对反应的动力学和不同体系的反应用时、产率、选择性以及合成成本等进行探究。研究表明:Br2-MnO2新方法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反应用时短(2 h),成本低,选择性好,产率较高(49%~66.7%),合成效率高,适合进一步工业化。

    2008年01期 6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 [MnMn2(H2L)2(CH3COO)4(CH3OH)2]·H2O·CH3OH的合成与晶体结构

    蒋春芳;黎燕;梁福沛;

    以水杨醛缩三羟甲基氨基甲烷(H4L)为配体,分别与简单锰盐、低核锰簇反应,都得到三核锰配合物[M nⅡM n2Ⅲ(H2L)2(CH3COO)4(CH3OH)2].H2O.CH3OH,并用红外光谱和单晶衍射对其进行了表征。晶体结构分析表明,4个醋酸根的氧原子和2个希夫碱分子的烷氧基氧共同桥联3个金属离子,形成一个三核结构的配合物。分子之间通过氢键作用,形成二维超分子结构。

    2008年01期 66-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 [Co(C6H8N3O2)2(N3)]·2H2O的合成和晶体结构

    闫卫红;秦愫妮;陈自卢;梁福沛;

    以组氨酸、N3-为配体合成了单核结构的配合物[Co(C6H8N3O2)2(N3)].2H2O,对其进行了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表征。单晶衍射结果表明:配合物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2,晶胞参数为:a=2.565 3(3)nm,b=0.884 3(3)nm,c=0.807 67(13)nm;β=98.184(2)°。Co(Ⅲ)为六配位处于变形八面体的配位环境中,N3-采用端基配位模式;一个组氨酸分子通过羧基氧原子、氨基氮原子和一个咪唑氮原子以三齿螯合方式与金属配位,另一个组氨酸分子通过氨基氮原子及一个咪唑氮原子以双齿螯合方式与金属配位。分子间氢键将配合物连接成二维网状结构。

    2008年01期 7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5K]
  • 催化共振散射光谱法测定木瓜蛋白酶活力(英文)

    蒋治良;蒋彩娜;梁爱惠;黄国霞;

    木瓜蛋白酶催化水解酪蛋白生成小分子氨基酸和肽,剩余底物酪蛋白与三氯乙酸结合形成粒径约为1 740 nm的缔合物微粒。该微粒在360、400、420、470、520 nm处产生5个共振散射峰,其中最强峰位于470nm。在选定条件下,随着木瓜蛋白酶量的增加,体系中剩余酪蛋白浓度降低,470 nm处的共振散射光强度I470 nm降低。木瓜蛋白酶的酶活力在0.024~4.8 USP/mL范围内与470 nm处的共振散射光强度降低值ΔI470 nm呈现良好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08 3 USP/mL。该共振散射光谱法用于嫩肉粉中木瓜蛋白酶活力测定,结果满意。

    2008年01期 76-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 CS光度法检测Fenton反应中羟基自由基及应用

    梁月园;梁桂寿;温桂清;蒋治良;

    基于Fenton反应产生的羟基自由基(.OH)氧化过量的KI生成I3-。I-3分别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氯代十六烷基吡啶(CPC)、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四丁基溴化铵(TBABr)、四丁基碘化铵(TBAl)、溴代十四烷基吡啶(TBP)、十四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TDMAB)形成缔合物微粒,产生吸收峰。据此建立一种间接检测Fenton反应中羟基自由基的光度法。其中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最稳定且灵敏,用它测定了模拟水样中羟基自由基和筛选抗氧化剂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2008年01期 80-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 罗汉果的毛细管电泳指纹图谱研究

    胡坤;赵书林;李舒婷;董兰;

    采用毛细管电泳法,紫外检测波长203 nm,运行电压20 kV,温度20℃,以60 mmol/L硼砂和40mmol/L硼酸(pH10.5)的含有13 mmol/L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15%乙腈溶液为背景电解质进行指纹图谱研究,建立了罗汉果的毛细管电泳指纹图谱(CEFP)。以槲皮素为内标,确定共有峰为26个,并对不同批次、不同品种和不同储存时间罗汉果的CEFP进行了比较。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稳定性及重现性好,可用于罗汉果药材的质量控制。

    2008年01期 84-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 羟基铁柱撑蒙脱土制备过程热力学

    李仲民;童张法;唐艳葵;韦藤幼;文衍宣;

    从热力学角度研究羟基铁在蒙脱土上的插层过程。羟基铁插层蒙脱土的平衡柱撑量与液相平衡浓度的关系符合Langmuir模型。实验条件下羟基铁插层蒙脱土是一个吸热、熵增加、自由能减少的柱撑过程,柱撑焓为17 646.5 J.mol-1,柱撑熵为67.7 J.K-1.mol-1,在40~80℃,柱撑自由能的数值为-3 553.8~-6 261.8 J.mol-1,由柱撑焓数值的大小推测羟基铁与蒙脱土为氢键结合。

    2008年01期 88-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 SBR-絮凝法处理奶牛场废水CODCr

    张翔;万亚珍;刘金盾;张冰;

    采用SBR-絮凝工艺对奶牛场废水CODCr进行处理,研究曝气时间、有机负荷、沉淀时间、污泥浓度以及絮凝剂种类、用量等因素对SBR-絮凝工艺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进水CODCr在500~3 000 mg/L、曝气6 h、沉淀60 min、污泥浓度2 500 mg/L左右时,SBR运行稳定,CODCr去除率达80%以上;以聚合AlCl3作絮凝剂对SBR出水进行絮凝,CODCr去除率达84%,出水CODCr含量达到排放标准。

    2008年01期 9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 扶绥黑叶猴食物多样性的初步研究

    李友邦;黄乘明;黄中豪;周歧海;

    采用焦点动物取样技术研究了扶绥自然保护区内一群黑叶猴的食物多样性。研究表明,黑叶猴的食物种类在10~19种间变化;食物部位包括叶、果、花和芽。月食物种类与食物多样性指数呈显著正相关(Spearman'rho r=0.756,p=0.007<0.05),表明黑叶猴把大部分取食时间集中在少量食物种类时,其食物多样性指数最低;反之最大。黑叶猴的食物多样性与食物种类月份之间没有显著变化(p>0.05),表明黑叶猴在不同的月份之间以相同的食物种数和相同比例的食物部位作为食物来源。黑叶猴取食高质量食物(果实与花)的时间对食物多样性有显著影响(Spearman rho r=0.636,p=0.035<0.05),这说明黑叶猴取食高质量食物会导致较高的食物多样性。

    2008年01期 96-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 北部湾秋、冬季渔业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的变化

    乔延龙;林昭进;邱永松;

    根据2001年秋、冬季在北部湾进行的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对北部湾渔业群落资源状况、重要种类组成及其生态优势度、多样性等方面进行季节变化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秋、冬季渔业生物的生物量指数和密度指数均明显下降;优势种没有变化,重要种类成分发生更替;种类丰富度指数D有所上升,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和种类均匀度指数J′变化趋势一致,均有所下降,但不显著;群落物种种类和数量分布与季节变化、生境条件密切相关。

    2008年01期 100-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 广西部分棘蛙类物种的分子系统学研究

    高成伟;张碧文;秦新民;

    以广西棘蛙类为研究对象,应用PCR方法扩增线粒体16S rRNA基因和Cyt b基因的DNA片段,进行DNA序列测定。以虎纹蛙和弹琴水蛙为外群,用邻接法(NJ)和最大简约法(MP)构建3种棘蛙的系统发育关系。结果表明:所研究的棘蛙类可分为棘胸蛙居群、棘腹蛙居群和棘侧蛙居群3支,与形态分类结果相同。

    2008年01期 105-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 漓江流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研究

    蔡德所;马祖陆;

    根据历年漓江流域的调查和研究成果,分析了漓江流域的生态环境现状和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将漓江流域划分为两个生态分区,即上游非岩溶森林生态分区和中下游岩溶生态分区。阐述了两大生态分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提出应针对两者生态结构、特点和功能上的差异,采取不同的生态修复技术与措施,促进流域生态恢复的思路。

    2008年01期 110-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 马山地下河流域生态环境特点与生态恢复探讨

    苏春田;单海平;唐健生;李兆林;李庆松;罗贵荣;

    在分析马山地下河流域自然地理及地质条件的基础之上,实地进行生态环境现状与危害的调查,发现该区洪涝与干旱灾害频繁、石漠化问题突出、植被结构简单、土壤与水质污染严重,从而提出提高对水资源的调控能力、发展特种经济、实施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等石漠化治理措施。

    2008年01期 113-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 大负荷力量训练举重运动员血液IL-6和瘦素的变化

    宋刚;曾令劼;唐晖;洪长清;严翊;李依璇;李飞霏;王馨塘;谢敏豪;

    以同龄健康男性为对照,通过测定举重运动员大负荷力量训练期间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瘦素水平,探讨大负荷力量训练时举重运动员运动负荷与IL-6、瘦素水平之间的关系,以及二者作为运动训练机能评定指标的可能性。结果表明:运动强度加大伴随着IL-6水平上升,运动强度减小伴随着IL-6水平下降,但瘦素水平的变化较少。安静状态时,举重运动员和健康人的瘦素水平存在显著差异,IL-6水平差异却不显著。可见,在机能评定时,举重运动员IL-6对运动强度敏感,可以作为运动强度评价的一个指标,而瘦素则不然。

    2008年01期 117-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 供应链管理中基于蚁群算法的多Agent合作

    赵翔;黄厚宽;

    供应链管理已经成为当今经济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如何有效地将供应链管理最优化,是供应链管理研究中的热点问题。通过采用蚁群优化算法,合理地将多Agent模型应用于供应链管理,有效地解决了供应链管理中的组合优化问题。实验表明该方法优于一般的供应链管理方法。

    2008年01期 121-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 基于Multi-Agent的空中交通协同流量管理

    王飞;徐肖豪;张静;

    充分考虑到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系统三级结构的特点,把那些具有自主性和智能性,并对系统有重要影响的实体用Agent来实现,构建了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系统的框架,详细阐述了终端区各分Agent系统的结构以及主要功能;将多Agent应用到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系统,可有效提高系统的动态环境适应性和自治性,降低系统设计与实现的复杂性,为建设流量管理系统提供了新的思维模式。

    2008年01期 125-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 基于Agent的计算实验金融学:原理、方法和挑战

    邢丽卿;孙绍荣;

    近年来金融领域兴起了一个重要的理论分支-基于Agent的计算实验金融学。它将复杂自适应系统(CAS)理论思想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通过构建人工金融市场模型,从微观层次揭示金融市场的宏观动力特性。介绍了基于Agent的计算实验金融学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和取得的研究成果,最后讨论了它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以及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2008年01期 129-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 Dynamic Hash TRIE算法的研究与分析

    杨来;何清;许立达;史忠植;

    分词是中文信息处理的基础,词典查询又是分词的基础。另外,搜索引擎需要对访问过的URL进行唯一性检测。针对汉语词典查询和唯一性检测这两个问题,提出Dynamic Hash TRIE词典算法,有效地压缩了节点,没有单链树枝。通过Java和C++编程实验,对比了多个同类算法,证明该算法对于中文词典具有较高的查询性能,灵活的可拓展性。另外还提出了一个词库测试的标准NormTest,可以排除机器性能的干扰来对比各种算法。

    2008年01期 134-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 多Agent信念修正框架BeReFrame

    杨佩;陈春林;周跃进;高阳;

    多Agent信念修正需要考虑多Agent系统的类型对信念修正的影响。在此提出了一个多Agent系统信念修正框架——BeReFrame。在BeReFrame中,Agent能够根据博弈论选择最优的修正策略去实现不同类型的多Agent系统中的信念修正目标。

    2008年01期 139-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 一种基于DFL的Agent心智模型

    钱旭培;李凡长;

    Agent智能行为取决于Agent的心智状态。这些心智状态要素是控制Agent智能行为的关键因素。在此利用动态模糊逻辑对Agent的心智状态进行刻画,给出了一种基于DFL(dynamic fuzzy logic)的Agent的心智状态模型。

    2008年01期 143-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 基于情感组织Agent的联盟形成研究

    陈莉;陈晓云;胡山立;林运国;

    情感Agent通过同动态环境(包括人)的交互,能够感知周围环境,自治运行以实现特定的目标,同时也能影响和改变环境。把EBDI中的情感Agent引入到组织和联盟中,提出情感因子,对形成联盟的Agent的能力贡献多少进行评估,能充分体现了动态环境中情感Agent的各个情感分量的变化及这种变化对Agent行为的影响。因此,提出基于情感组织Agent的联盟形成策略,引入组织Agent的情感因子对形成联盟过程中的能力贡献进行评估,体现额外效用分配方法有效性、简单性、动态性、时效性,也使整个系统更趋于人性化,显示出协商机制的公平合理性。

    2008年01期 146-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 多Agent模糊概率信念逻辑

    林运国;陈晓云;胡山立;陈莉;

    在经典信念形式化研究中,信念在某一可能世界中的真值取值范围是{0,1}。基于新模糊集合论给出信念真值的模糊真值计算方法,将信念的真值取值范围推广到[0,1]。在这样模糊逻辑框架下,将广义概率Aumann语义推广到广义模糊概率Aumann语义,从而建立多Agent模糊概率信念逻辑。在该逻辑中,给出多Agent模糊概率信念逻辑的语法和语义,并且证明了该逻辑系统的可靠性。

    2008年01期 150-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 模糊交互时态逻辑及其语义结构

    王秀丽;宁正元;胡山立;赖贤伟;

    Alur等人建立的交互时态逻辑(ATL*)是一种重要的多Agent合作逻辑,它对计算树逻辑(CTL*)进行了合作算子拓展,然而它缺乏对不确定时态信息的刻画。通过考察模糊时态事件和模糊时态状态、描述相对时间来改进并发博弈结构,并给出模糊并发博弈结构;把模糊并发博弈结构的若干要件从相对时间域到绝对时间域进行映射,给出已映射模糊并发博弈结构;建立了模糊交互时态逻辑(FATL*),给出其语法,在已映射模糊并发博弈结构下给出其语义;阐述了FATL*的表达力比ATL*强。

    2008年01期 154-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 基于OWL-S的语义Web服务描述扩展

    王建虹;

    OWL-S(ontology Web language for services)实现了Web服务属性和功能明确的形式化表示,使得服务的描述具有了语义。但OWL-S对服务的动态信息描述不足,不支持服务的动态复合。扩展了OWL-S的服务描述内容,提出了动态因素和静态因素的概念,给出了一个新的服务描述方法——从动态因素和静态因素两个方面对Web服务进行详细的描述,同时设计了服务动态复合的机制,采用子服务类型复合而非实例复合的方法,依据ServiceProfile中描述的动态信息和静态信息,根据服务运行环境和用户需求的不同而动态调整复合方式,从而使OWL-S具有支持服务动态复合的能力。最后以描述逻辑为基础给出描述方法的逻辑支持。

    2008年01期 158-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 基于遗忘理论和效用的多Agent多问题协商

    吴海燕;胡山立;

    许多基于对策论的协商方法,倾向于假设Agent的效用固定不变,默认多问题之间是完全可以互相补偿的,但实际情况往往不是这样。在此提出基于遗忘理论的多问题协商,结合逻辑学和对策论的方法,达到了Agent协商逻辑理性和效用理性的平衡。在协商中,动态调整问题的取值,采用逻辑与来处理多Agent之间不可补偿的多问题协商,为多Agent的多问题协商提供新方法。

    2008年01期 162-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 形式概念格属性约简集的组成与结构

    张恩胜;顾红生;刘德仁;李海龙;

    形式概念分析理论对于知识发现、信息检索、机器学习、软件工程等领域是一种很有效的数据分析工具。概念格属性约简理论是揭示概念格中属性本质特征的一种方法。在此证明了等价的相对必要属性不能在同一个约简集中出现,每个约简集与每个相对必要属性等价类的交都不空,概念格的每个约简集都是由所有的绝对必要属性和每个相对必要属性等价类中的一个相对必要属性组成,从而彻底地揭示了概念格约简集的组成与结构。

    2008年01期 166-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 Logistic动态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改进及分析

    倪庆剑;邢汉承;张志政;王蓁蓁;

    分析了Kennedy最新提出的高斯动态粒子群优化算法(GDPSO)的寻优模式,针对GDPSO的特点,结合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新寻优模式,提出了Logistic动态粒子群优化算法(LDPSO);并基于LDPSO和GDPSO的特性,设计了LDPSO算法的两种改进策略——混合优化策略和最优粒子变异策略,混合优化策略用以提高收敛速度,最优粒子变异策略用以保持群体多样性,避免算法陷入局部最优。实验结果显示了LDPSO及其改进算法的有效性。

    2008年01期 170-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 基于强化学习的多Agent系统规划规则抽取方法

    赵志宏;黄蕾;刘峰;骆斌;

    强化学习和规划技术在目标上有着很高的相似性,而在技术上又具有互补性,因此,基于强化学习的Agent规划规则抽取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针对基于强化学习的多Agent系统在规划规则抽取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从多Agent Q学习中抽取满足规划条件的规划规则的RL-MAPRE算法,并给出了理论分析。

    2008年01期 174-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 基于分层策略的弱指导语义关系抽取

    奚斌;周国栋;钱龙华;潘珅;

    提出一种基于Bootstrapping的弱指导语义关系抽取方法。在初始训练集的选取中使用了分层选取策略。实验表明,初始训练数据集的选择对于弱指导语义关系抽取的性能影响较大,利用分层次选取策略选择的数据具有较高的代表性和均衡性,与使用随机选取的弱指导语义关系抽取相比,基于分层策略的弱指导语义关系抽取取得了更好的性能。

    2008年01期 178-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 一种基于贪婪算法的KNN参数选择策略

    金自翔;戴新宇;陈家骏;

    K近邻算法是基于向量空间模型的最好的文本分类算法之一。使用KNN算法时通常要用贪婪算法进行参数选择,最终的参数不仅取决于每个参数的初始值及候选值,而且和参数选择的顺序密切相关。不同的参数选择策略间存在较大差异,通过实验,指出了KNN算法进行文本分类时一个较好的参数选择策略。

    2008年01期 182-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 一种基于多学习器标记的半监督SVM学习方法

    门昌骞;王文剑;

    传统的支撑向量机是一种有监督学习方法,为了提高其泛化能力,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多学习器标记的半监督SVM学习方法。该方法将训练集分为有标记样本和无标记样本两个集合,通过对无标记样本进行分别标记,不断修正有标记样本集规模,从而提高SVM的泛化性能。在中文电子邮件过滤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2008年01期 186-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 任意前馈神经网络的稀疏化算法

    王伍伶;王静红;杨宜平;杨东方;

    主要讨论前馈神经网络的稀疏化,即如何确定和删除网络中冗余的神经元和连接。首先给出前馈神经网络的数学定义,并将偏序和拓扑排序引入到前馈神经网络的学习算法和稀疏化算法中。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冗余神经元和连接的判断依据,并按照自构形和自调整的策略,提出了适用于前馈神经网络的自构形学习算法和自调整删减算法。实验结果表明,上述的稀疏化算法不仅能够有效地删除网络中冗余的神经元和连接,而且能够改善网络的性能。

    2008年01期 190-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 改进型人工鱼群算法及复杂函数全局优化方法

    黄华娟;周永权;

    在分析人工鱼群算法存在不足的基础上,对人工鱼群算法加以改进,提出了一种改进型人工鱼群算法。该算法提高了全局搜索能力和收敛速度,并用于求解具有变量边界约束的非线性复杂函数最优化问题。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人工鱼群算法具有精度高、搜索速度快等特点,是一种求解复杂函数全局最优化的智能算法。

    2008年01期 194-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 基于Agent的居民环境行为动态演化与政策仿真模型

    毕贵红;王华;李强;侯燕;

    开发了基于Agent的固体废弃物管理模型,对模型中涉及的所有Agent及其交互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和描述。该模型可以对不同废弃物管理政策情景及其组合进行仿真,特别考虑了社会交流与沟通的影响。

    2008年01期 198-2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 基于统计的软件系统自恢复时间阈值算法

    王纪文;

    采用软件自愈技术来对抗软件的老化也会增加系统的成本。在此提出一种基于统计学的软件系统自恢复时间阈值计算算法。该算法基于满足软件系统自恢复系统成本开销最小化的思想,通过TTT变换推导得出;可以在系统性能衰退时间分布未知的情况下,根据一定量的性能衰退检测数据,计算出优化的软件系统自恢复时间阈值。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计算结果合理、稳定性好,能有效地应用于实际系统中。

    2008年01期 203-2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 有序树的频繁子树挖掘研究

    吉根林;朱颖雯;

    对各种主要的频繁子树挖掘算法进行综述与分析,主要包括频繁Induced子树挖掘与频繁Embedded子树挖掘;讨论了挖掘算法中使用的两种技术:基于候选生成-测试的方法和基于模式-增长的方法;对各典型算法的性能进行了实验分析比较。

    2008年01期 207-2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 基于超图的并行信息采集系统任务划分方法

    张洪斌;危胜军;

    针对大规模信息网络中的多Agent并行信息采集系统的任务分配问题,给出了一种基于超图划分的任务划分方法,该方法的思想是利用超图的划分方法,对网络进行分割,使分布在网络中的多个信息采集Agent只工作于各自的信息域中。

    2008年01期 212-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 小生境免疫算法在中文文本聚类中的应用

    于海;陈海雷;左万利;

    在此提出利用小生境免疫算法的中文文本聚类新方法,将文本的聚类问题转化为多峰函数的优化问题,以多峰函数的峰值代表聚类中心,用这种方法对中文文本进行聚类操作,类的个数不必预先给定。通过模拟仿真测试,证明这种新的方法具有更高的精度。

    2008年01期 216-2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 舰艇化学侦察中的毒剂识别技术

    张明虎;庞桂仓;刘虹;王恩田;王维成;

    为了更有效地对海战场化学战剂实施监测与快速准确识别,提出将多传感器信息融合(MSIF)技术、小波分解和神经网络应用于舰艇化学侦察领域中,构建了多传感器融合式舰艇化学侦察系统模型。同时,把小波分析和神经网络有机地结合起来,创建一套基于小波变换和神经网络的化学战剂特征快速提取与识别系统——神经网络识别毒剂系统,建立了带有偏差单元的递归神经网络识别毒剂模型和基于小波分析的毒剂特征提取方法。实验与仿真结果表明:利用基于MSIF技术和小波分析的神经网络识别毒剂系统,对毒剂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是切实可行的,该方法能显著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且结果具有可重复性。

    2008年01期 220-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 一种基于区域的图像相似性计算方法

    周咏梅;韩国强;

    在基于区域的图像检索系统中,图像之间的相似性计算是影响检索结果的关键技术之一。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域的图像相似性计算方法,该方法首先按照区域的综合特征(颜色、纹理及位置)、直方图特征值及区域的形状特征分别进行相似度的计算,然后,将各自相似度加权乘积作为两区域的相似度,两幅图像的相似度为各区域最大相似度的平均值。在Corel自然图像库上对提出的方法和实现的系统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了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2008年01期 224-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5K]
  • 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视频镜头边界检测方法

    李士进;阮晓哲;冯钧;林林;

    镜头边界检测是基于内容视频检索中的第一步,在视频分析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此基于统一的机器学习框架,提出一种新颖的模式分类方法来解决新闻和广告视频中镜头检测问题。该方法利用支持向量机将镜头分为无场景变化、切变以及大场景变化;在大场景变化中,进行快速运动和渐变的分类。同时研究了以往同类工作中所忽视的不平衡样本分类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检测出新闻和广告视频中的镜头转换。

    2008年01期 228-2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K]
  • 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颜色空间量化方案

    李苏梅;韩国强;周咏梅;

    介绍了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颜色空间量化方案。这种方案利用人能辨识的11类颜色,将人辨识颜色的能力融入到颜色空间的量化过程中,并运用BP神经网络方法,将颜色空间进行量化分割。文章介绍了样本颜色的采集方法、采集软件的设计、基于BP神经网络的样本颜色处理方法以及在图像特征的抽取、区域分割方面的应用。建议的方案从一个新的角度缩小了低层视觉特征和高层语义特征的差异。

    2008年01期 232-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0K]
  • 基于移动Agent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收集方法

    冯秀芳;张宇蓉;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灵活的数据采集是一个很大的研究挑战,因为要在网络本身受到很多限制的条件下支持采集任务的动态重新分配。在此提出将移动Agent应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数据收集任务,并采用蚁群算法计算移动Agent的迁移路径,对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数据采集问题,它是一个灵活、健壮、分布式的解决方案。

    2008年01期 236-2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 EGA:基于Agent的地震网格

    龙浩;梁毅;王立;邸瑞华;

    地震网格聚集和利用互联网上异构及地理分布的结构工程实验资源,为待建市政项目的结构设计提供协同工作环境。提出基于代理的地震网格系统框架,介绍了网格中间件中最重要的监控代理、资源代理、调度代理和作业代理的功能与设计。最后分析几种地震网格的工作模式。

    2008年01期 240-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 基于Agent的新型网格资源调度模型及策略

    陈敬雷;吉琨;王海艳;王汝传;

    提出一种基于Agent的、旨在实现负载平衡的网格资源调度模型,着重描述该模型中各个模块的功能以及调度流程,并利用Agent的智能交互,进行协同合作以管理复杂的网格资源。为了充分利用资源调度中的可用资源,提高网格资源的整体利用率,提出了基于此模型的一种动态上限资源调度策略(DUBRSS)。此策略不仅充分发挥了Agent的智能性、自主性,还具有良好的扩展性,提高了资源调度的效率。

    2008年01期 244-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 蠕虫Agent的智能扫描技术

    蒿敬波;殷建平;

    蠕虫传播技术目前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因此这里对蠕虫扫描的智能优化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并简要介绍了当前一些典型的蠕虫智能扫描技术。

    2008年01期 249-2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 基于时间核查和代码混乱的移动代理安全方案

    吴杰宏;常桂然;

    移动代理是一种可以在计算机网络中进行自主异步传输的程序,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移动代理安全性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了它在实际中的应用。保护代理免受恶意主机的攻击是移动代理系统独有的安全问题。由于代理必须在主机环境中运行,有效解决该问题比较困难。提出一种基于代码控制流混乱和时间核查技术的移动代理保护方案,该方案在实际网络管理系统中进行了验证,能够有效识别恶意主机,移动代理的保护率达95%以上。

    2008年01期 253-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委——秦永松教授简介

    2008年01期 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委——冯春华教授简介

    2008年01期 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