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01期 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 邓敏艺;施娟;李华兵;孔令江;刘慕仁;
用晶格玻耳兹曼方法数值模拟Selkov反应扩散系统的定态解,对系统从偏离平衡的状态回到平衡态所经历的路径进行分析,得到激发性存在的结论;模拟简单螺旋波的产生过程,给出简单螺旋波的波头轨迹。
2007年01期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 马殷华;2007年01期 4+8+49+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 朱留华;陈时东;孔令江;刘慕仁;
依据初等元胞自动机演化规则的特点,借助卡诺图化简,导出初等元胞自动机演化规则的函数形式。进一步利用推导出的演化规则的函数形式,给出演化规则90和演化规则184的演化定理及相关定理的证明。
2007年01期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 陈志波;翁甲强;余海军;
运用PIC程序对初始分布为K-V分布的强流离子束进行模拟,发现在小波函数和自适应两控制器控制下,均能通过改变控制信息,将离子束径向密度非均匀分布控制成均匀分布,而且可压缩离子分布的范围,从而达到改善束流品质的目的。
2007年01期 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1K] - 孙小军;陆晓;
给出了扩散项为常数,漂移项为谐振子位势形式的Smoluchowski方程的解析解。该解在任意时刻满足归一性,包含了目前已知的其他情况下的解析解,且推导过程简单,不作任何假设或近似。同时分析了位阱和位垒两种情况下的长时间变化特征,为实验装置能得到稳定出射束流提供了理论依据。
2007年01期 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 洪宝剑;卢殿臣;张大珩;
借助Mathematica软件和两个推广形式的Riccati方程组,求出了带强迫项变系数组合kdv-Burgers方程的一些精确解,包括各种类孤立波解、类周期解和变速孤立波解。
2007年01期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 刘海军;慕小武;李清善;
讨论一类大规模随机非线性系统的适应镇定问题。采用Lyapunov和Backstepping方法设计了自适应的状态反馈控制器使得闭环系统是以概率稳定的,且使系统的状态以概率收敛为0;进一步,给出一个仿真算例说明方法的有效性。
2007年01期 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K] - 冯文俊;易忠;邓培民;
讨论了两个状态机积的变换半群和它们变换半群的积之间的覆盖关系、两个状态机的积之间的覆盖关系、两个变换半群的积之间的覆盖关系、两个状态机的积与覆盖它们的状态机的积之间的覆盖关系、两个变换半群的积与覆盖它们的变换半群的积之间的覆盖关系。
2007年01期 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 阎航宇;易忠;邓培民;
通过研究有限群自动机的关联环和导图来刻画有限群自动机,给出了有限群自动机不可约和不可分的一些判别法则。
2007年01期 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 徐尚进;李靖建;靳伟;陈元芳;
研究了qp阶亚循环群的弱m-DCI性(其中q与p是满足2<q<p的素数),并证明了它们是弱(q-1)-DCI但不是弱q-DCI的。
2007年01期 3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 黎玲;邹凤;零东宇;秦永松;
在一定的条件下证明了φ-混合样本下分位数的分组经验似然比统计量的渐近分布为χ(21),由此可构造分位数的经验似然置信区间。
2007年01期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 李祖雄;黄健民;王建军;
基于综合害虫管理,提出了具有脉冲效应的Holling Ⅲ类功能反应模型,给出了害虫根除周期全局渐近稳定性与系统持续生存条件,并利用分支理论研究了正周期解的存在性。
2007年01期 4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 严建明;张弘;罗桂烈;杨启贵;
利用重合度理论中的延拓定理讨论了具有连续时滞和比率型功能反应的非自治扩散捕食系统的全局周期解的存在性,得到了周期解存在的充分条件。
2007年01期 4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 邱祎;赵俊玲;
设(X,d)是紧致度量空间,f是X上的连续自映射,AP(f)、CR(f)分别表示f的几乎周期点集和链回归点集。证明了:如果f有伪轨跟踪性,那么f| ■:■→■也有伪轨跟踪性,并且CR(f)=■。
2007年01期 5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 张运良;张志力;黄遥;谭明雄;陈振锋;
合成了配合物[Mn(phen)3](ClO4)2.CH3OH,并用元素分析和IR对其进行表征。晶体结构分析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1,晶胞参数:a=1.12999(7)nm,b=1.28361(8)nm,c=1.44948(9)nm,α=85.385(1)°,β=76.134(1)°,γ=69.890(1)°,Z=4;该配合物的化学式为C37H37Cl2MnN6O9,Mr=834.9,中心金属离子Mn(Ⅱ)为六配位变形八面体构型。配合物通过1,10-邻菲口罗啉芳环间π-π堆积作用和分子间氢键形成了稳定的三维网状结构。
2007年01期 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 蒋春芳;黎燕;梁福沛;闫卫红;唐燕;
用三聚氰胺[C3N3(NH2)3]和MnCl2.4H2O在水热条件下反应,得到碳酸锰晶体。通过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该化合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晶体属六方晶系,空间群为R-32/c,晶胞参数:a=0.47795(9),b=0.47795(9),c=1.5624(4)nm,V=0.30909(11)nm3,Z=6,Dc=3.705 g/cm3,F(000)=330,R1=0.0167,wR2=0.0456[I>2σ(I)]。晶体结构分析表明:每个锰离子与6个氧原子配位,CO32-的每个氧原子从不同的方向连接2个金属离子,把配合物连接成三维网络结构。
2007年01期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0K] - 吴燕燕;李来好;杨贤庆;陈胜军;刁石强;石红;李焕丹;
以南美白对虾为研究对象,研究常用的亚硫酸盐(亚硫酸钠和亚硫酸氢钠)不同浓度和不同浸泡时间处理对虾后,对虾在保藏过程中体内SO2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同样浓度和处理条件下,亚硫酸氢钠比亚硫酸钠具有较好的防止对虾黑变的效果,对虾在冻藏过程中,体内SO2残留量逐渐消减。在对虾保鲜加工中,亚硫酸氢钠的最佳使用条件为:带头虾亚硫酸氢钠15 g/L,浸泡3 min;去头虾亚硫酸氢钠12.5 g/L,浸泡3min,该条件下能有效抑制对虾的黑变,虾体中SO2的残留量低于国标限量(0.1 m g/g)。
2007年01期 6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 唐晓琳;何星存;陈孟林;黄智;
以活性嫩黄为模型化合物,提出了一种新的“铁屑吸附-微波辐照-内电解”协同处理染料废水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吸附在铁屑表面的染料通过微波催化裂解和内电解协同作用迅速降解,染料溶液的脱色率和COD去除率达到99%和67%以上。废铁屑经8次使用后仍有良好的处理效果。
2007年01期 6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K] - 李俊;黄锡山;陈海燕;张艳军;苏小建;何星存;
研究了罗汉果多糖提取技术及单糖组成。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罗汉果多糖,通过石油醚脱脂、80%乙醇脱小分子糖,Sevag法去除游离蛋白,并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结果表明,罗汉果多糖浸提工艺的最佳条件是浸提温度80°C,料液比1∶30,浸提时间4 h,浸提2次。硅胶薄层层析分析表明,罗汉果多糖由D-葡萄糖、D-半乳糖、D-木糖、L-阿拉伯糖、L-鼠李糖和葡萄糖醛酸组成。
2007年01期 7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 林东;林永权;杨永民;李慧勇;文梓芸;
实际工程中通常通过外加剂过掺来解决混凝土运输过程中的塌落度损失,但外加剂过掺会对混凝土的早期性能和后期的耐久性能产生很大的影响,针对该问题选用两种实际中常用的高效减水剂进行实验。实验发现,适当掺量的减水剂对水泥性能有益,但外加剂过掺对水泥净浆的流动性能、抗压抗折强度以及收缩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2007年01期 7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8K] - 张翔;余建峰;刘金盾;张浩勤;张绍东;
研究了不同污泥培养的接种物对牛粪厌氧发酵启动时间、COD和BOD5降解情况、VFA及pH、产气量与产气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二沉池污泥培养的接种物厌氧细菌、产甲烷菌含量高,活性大,浓缩污泥培养的接种物次之,河床污泥培养的接种物各菌种数量及含量最少,且出现板结现象。接种物浓度一定条件下,用二沉池污泥培养的接种物接种,厌氧发酵体系启动速度快,COD、BOD5降解率高,产气量大且平稳。
2007年01期 78-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2K] - 龙丽萍;蔡健和;覃建林;唐文伟;凌炎;
用定虫隆对小菜蛾进行抗性选育,结果表明:F1~5仍属敏感状态,F6的敏感性已下降,F7~10达到低水平抗性,F11~13达中等水平抗性。从F14开始停止汰选,无毒饲养到F20,具有明显的抗性衰退现象。以对定虫隆具有不同抗性水平的小菜蛾种群测定3种增效剂对定虫隆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对F0代,TPP对定虫隆是负增效作用或几乎没有增效作用,SV 1和PBO对定虫隆均有一定的增效作用;对F13代和F20代,3种增效剂均有增效作用,但以SV 1和PBO的增效作用更明显,最高增效倍数分别为24.26和13.79;增效剂的比例不同,增效的幅度也不同,质量比为5∶1的混配增效作用比3∶1的更明显,增效倍数随小菜蛾对定虫隆抗性水平的提高而增加。
2007年01期 8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 邓智年;李楠;魏源文;吕维莉;李杨瑞;
通过PCR从苋科植物野苋菜Amaranthus viridis L.基因组DNA中扩增出野苋菜凝集素的核基因片段AV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为1831 bp,含有一个922 bp的内含子和两个分别为212 bp和697 bp的外显子。采用反向PCR技术获得了该基因的编码区克隆。分别构建含有内含子和不含内含子的AVA基因植物表达载体pBI121AVA-GUS和pBI121AVAc-GUS,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法转化烟草。PCR、GUS检测结果均表明AVA基因不仅已整合到烟草基因组DNA中,而且初步表明转基因烟草有AVA蛋白表达。抗蚜实验表明含内含子和无内含子的AVA基因在转基因烟草中的抗蚜能力不同,转AVA和AVAc烟草对蚜虫的抑制率分别为60.81%和50.63%,有的植株高达97%。实验结果表明所克隆的AVA基因是具有抗蚜能力的苋菜凝集素基因家族中的新成员。
2007年01期 86-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3K] - 黄建华;周善义;
在中国蚁科昆虫名录——切叶蚁亚科()的基础上,记录中国切叶蚁亚科Myrmicinae另外11属153种(亚种/变种)。
2007年01期 9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K] - 高成伟;庞广福;周善义;秦新民;
用RAPD技术对尼科巴弓背蚁5个巢穴的DNA样品进行分析,15个RAPD引物共检测到61个位点,每个引物产生2~7个位点,其中23个为多态位点,占37.70%,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1220,Shannon多态性信息指数I为0.1858。地域之间遗传相似性系数S的变化在0.8515~0.9485,遗传距离指数D的变化为0.0516~0.1603,用NTSYSpc 2.10软件包中的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5个不同巢穴间的尼科巴弓背蚁亲缘关系与地理距离相吻合。
2007年01期 100-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 李峰;梁士楚;伍淑婕;
采用方差/均值比率法、Greig-Smith法和间隙度分析法对桂林岩溶石山阴香幼苗种群分布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阴香幼苗种群呈现集群分布,但在不同生境中种群的集聚强度和格局规模存在明显的差异。随着尺度的增大,种群分布格局的间隙度逐渐减小。生境异质性、种间竞争和人为干扰是阴香幼苗种群分布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
2007年01期 104-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K] - 杨胜香;李明顺;赖燕平;罗亚平;陈春强;李芳;
调查了广西平乐、荔浦、八一3个锰矿区废弃地植物,对13种优势植物及其土壤重金属含量进行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白茅、马唐、飞蓬、苍耳、耳草对重金属有较强的耐性,可作为生态恢复的先锋植物;木荷、商陆是Mn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的理想物种;地瓜榕是矿渣、尾矿坝等严重污染区良好的恢复植物。人工复垦种植的果树和经济作物,其食用部分ωPb、ωCr、ωCd均超标,故矿山恢复早期不宜直接种植果树和食用经济作物。
2007年01期 108-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