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开放边界双车道混合车辆交通流的研究

    郑容森,谭惠丽,孔令江,刘慕仁

    在NaSch模型的基础上,引入转道规则,建立了开放边界双车道混合车辆交通流模型.计算机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混合车辆交通状态可分为快车特性区、准慢车特性区和慢车特性区,车辆混合比例对混合车辆交通流有重要的影响.

    2005年02期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 混沌系统的投影同步及其控制研究

    肖前勇,邹艳丽,罗晓曙

    研究了耦合部分线性混沌系统的投影同步控制问题.针对投影同步尺度因子对耦合系统初始条件的依赖性,提出了应用状态变量的负反馈稳定投影同步尺度因子的方法,并进而针对固定增益负反馈在大的反馈强度下具有较慢同步速度的缺点,提出了对反馈增益系数进行自适应的负反馈控制投影同步方法.数值仿真证实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2005年02期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 电流反馈型Buck-Boost变换器的非线性动力学研究

    赵益波,罗晓曙,唐国宁,翁甲强

    首先建立了电流反馈型buck-boost变换器的精确离散化模型,然后研究了变换器在不连续模式下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通过研究发现:电流反馈型Buck-Boost变换器在不连续模式下,出现了特有的分岔和混沌现象.

    2005年02期 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 非零平衡强非线性van der Pol系统的奇异性分析及分岔

    季颖,毕勤胜

    探讨一类非零平衡强非线性vanderPol系统奇异和分岔特性.首先将系统转化为平面向量场,分析了各种不同平衡点存在的参数条件,得到了参数空间中的转迁集,进而将参数空间划分为不同的区域,揭示了其各种不同的分岔模式.

    2005年02期 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 定性映射模型及风险决策应用

    王力虎

    针对QM(定性映射)模型提出了一种新的应用推理.给出了QM模型如何学习、如何应用的具体实施算法,并在此基础之上,探讨了辅助风险决策方面的应用.

    2005年02期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 一种带有时序参数的分组密码(英文)

    张玉安,冯登国

    通过将系统时间和数据组号混合到轮密钥之中,可以有效地防止一些对分组密码算法的攻击.文中探讨了这类实用的密码算法方案的一般模式.由于变更部分轮密钥通常比若干轮变换快很多,这类方案会有明显的效率优势.在安全方面,由于加密时所有明文组几乎都各自使用了不同的轮密钥,而绝大数攻击方法需要一定数量相同密钥加密的明密文对,从而使这些攻击方法不能奏效.这也许会导致这类带有时间组号参数的分组算法在减少迭代轮情况下仍然是安全的.做为例子,给出了一个在安全和效率方面均有良好性能的密码算法TCR6.

    2005年02期 2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k]
  • 有限自动机化合的一些结果

    文毅玲,邓培民,易忠

    主要讨论了有限自动机的化合与化合前两个有限自动机的弱可逆性,严格延迟步数,弱逆以及线性的一些关系.

    2005年02期 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 环的Von Neumann正则性

    廖贻华,易忠

    讨论了环和极大商环的正则性,给出交换左(右)极大环,自内射环和凝聚环是正则环的一个充分条件,同时得到一些交换环的极大商环的正则性及自内射性.

    2005年02期 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 奇异G-M模型最小二乘估计新的相对效率

    姚明礼,王成名,杨善朝

    在奇异线性模型下利用2个矩阵特征根比值的最小值推广了Euclid范数定义的2种相对效率.文中研究了它们的下界,并给出了2种相对效率与广义相关系数之间的联系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最后讨论了它们的性质,并研究了这2种相对效率的优越性.

    2005年02期 3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 收缩临界6连通图中的6度顶点(英文)

    赵巧凤,覃城阜,袁旭东,李敏

    如果6连通图的一条边收缩后使得所得到的图仍是6连通,则这条边称为6可收缩边.一个不包含6可收缩边的非完全图被称为收缩临界6连通图.由Egawa的结果可知:收缩临界6连通图中有6度点.设G是收缩临界6连通图,用V6表示G中6度点的集合.Ando等人通过证明存在常数c使得|V6|>c|V(G)|且c≥17.现将这一常数改进为c≥15.

    2005年02期 38-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k]
  • 马尔可夫调配的随机微分方程的指数稳定性

    彭国强,黄立宏

    利用Gronwall不等式和广义Gronwall不等式研究了一类马尔可夫调配的随机微分方程的指数稳定性,建立了新的p阶均值指数稳定性判别准则,证明的两个定理,推广了现有文献的相应结果.

    2005年02期 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 一类捕食与被捕食系统的渐近性

    仇华海,陈斯养

    考虑了具有第类功能性反应的捕食与被捕食系统,分析了系统的正不变集、边界平衡点性质、全局渐近稳定性和持久生存性.当时滞τ很小时,系统在正平衡点是局部渐近稳定的,当τ从0增到τ0时,系统在正平衡点附近产生Hopf分支.

    2005年02期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 基于开放式教学对象的Web课件内容包装模型设计

    罗辉,朱新华

    在SCORM规范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开放式教学对象的可共享Web课件内容设计方法.将教学资源和所运用的教学方法模型化为开放式的教学对象,并将该对象作为共享课件内容的基本组成单元.在课件中,开放式的教学对象之间允许有链接关系,并可通过消息机制互相提供服务支持,从而提高共享课件内容的聚集效率与设计的灵活性.

    2005年02期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 一类广义拟变分包含的灵敏性分析

    金茂明

    在Hilbert空间中,介绍一类新的涉及极大η-单调映象的广义拟变分包含.对极大η-单调映象使用预解算子技巧,证明了一类含参广义拟变分包含解的存在唯一性,并且讨论了这类问题的解的连续性.

    2005年02期 5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 维汉9~12岁儿童数学能力的比较与分析

    周莹,潘凤珍,唐剑岚

    通过测查9~12岁维汉儿童数学能力,揭示了维汉儿童数学能力发展的年龄特征及其差异;多维度分析了维汉儿童数学能力发展的差异性并挖掘其根源,对此提出了几点建议.

    2005年02期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 小檗碱-HAuCl_4-KI体系的光度法研究及应用

    李振中,蒋治良

    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小檗碱-氯金酸-卤化钾等5个缔合微粒体系.结果表明,4.0×10-2mol/LHCl-2.8×10-3mol/LKI-2.4×10-4mol/LHAuCl4体系的最大吸收峰在370nm,当有盐酸小檗碱(BH)存在时,由于形成(BH-AuI2)n缔合微粒,在550nm处有一吸收峰,BH浓度在0.16~24mg/L范围遵循Lamber-Beer定律,其摩尔吸光系数ε550nm为1.71×104L·mol-1·cm-1.据此建立了一个测定中药及其制剂中的盐酸小檗碱含量的分光光度法,平均回收率为100.5%,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00%(n=5).

    2005年02期 64-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 人工栽培南方红豆杉紫杉醇的含量分析

    李俊,牙启康,苏小建,义祥辉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人工栽培南方红豆杉枝、叶、皮、种子中紫杉醇的含量进行测定,并与文献报道的东北红豆杉、南方红豆杉、云南红豆杉的紫杉醇含量比较.结果表明,人工栽培南方红豆杉种子、枝条、叶和皮中的紫杉醇含量分别是0.01256%,0.00193%,0.00102%和0.01483%,它们均有开发利用价值,研究为合理开发利用人工栽培南方红豆杉枝提供了依据.

    2005年02期 6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 微波消解氢化物发生-ICP-AES测定巴豆中砷锑铋

    孟君,谢建新,邓必阳,覃莉莉

    建立了微波消解-氢化物发生-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联用技术测定中药巴豆中砷、锑、铋的方法,并对微波消解、氢化物发生条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工作条件等进行了优化选择,砷、锑、铋的检出限分别为1.5,1.9,1.2μg·L-1,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4.1%,3.8%,4.2%,结果满意.

    2005年02期 7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 FAAS法测定花生及杏仁中钙镁锌

    刘立行,赵越,孙原

    用非完全消化法处理样品,即在低温下用高氯酸-硝酸(1∶3)混合酸消解花生及杏仁样品,再用乳化剂TritonX-100溶解未消解的油脂而配制成透明的草绿色样品溶液,建立了快速测定花生及杏仁中钙、镁、锌的火焰原子吸收分析法.分别用La3+,Sr2+作为钙、镁的释放剂以消除共存元素的化学干扰.在测定花生中镁时,需使用氘灯以扣除背景吸收.实验表明试液的物理性质与空白溶液一致,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1%.本方法测定结果与灰化法一致,相对误差小于±4.0%.

    2005年02期 74-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 脚板薯淀粉的理化性质研究

    沈钟苏,陈全斌,湛志华,潘盛武

    从脚板薯淀粉颗粒的形态大小、淀粉中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的比例、淀粉的粘度和糊化温度等方面研究了脚板薯淀粉的理化性质,从而得到一系列脚板薯淀粉性质的参数:脚板薯淀粉颗粒纵径范围42.67~79.69μm,平均值为61.66μm,横径范围为33.43~44.58μm,平均横径为39.22μm,其直链淀粉含量为总淀粉的27.18%.其初始糊化温度为65~67°C.

    2005年02期 7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 笼养黑叶猴(Trachyp ithecus francoisi)食物量的研究

    胡艳玲,黄乘明,阙腾程,李友邦,周歧海

    2002年1~12月在南宁动物园灵长类繁殖中心研究笼养状态下黑叶猴的觅食行为序、雌雄个体对食物的选择和一年四季的日食量.笼养黑叶猴对可采食的植物种类仍存在选择性;觅食行为序由探究行为、抢食行为、爬墙行为和进食行为等4步组成.平均每只黑叶猴个体的日进食量为(1114.96±55.75)g,折合干物质(249.50±16.78)g,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规律,表现出冬季觅食量最多,夏季最少,春季比秋季少的现象.

    2005年02期 8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 锚首虫科(单殖亚纲)两新种的记述

    李海燕,严旭章,余炼文,蓝秋兰,黄娴媛

    记述了寄生于紫红笛鲷Lutjanusargentimaculatus(Forskai)鳃上的宽海盘虫属EuryhaliotremaKrit-sky&Boeger,2002一新种和海盘虫属HaliotremaJohnston&Tiegs,1922一新种.广东宽海盘虫,新种Eury-haliotremaguangdongensissp.nov.的中央大钩的形状和量度与Euryhaliotremacarbunculu(Hargis,1955)Kritsky&Boeger,2002相似,新种的交接管和已知种的交接管均为环状,但新种交接管环绕8~9圈,已知种只有2圈,支持器的结构及量度差异较大.南澳海盘虫,新种Haliotremananaoisp.n.的中央大钩和联结片的形态相似于真黑鲷海盘虫HaliotremaeukurodaiZhangetal.,1995,但新种的中央大钩量度较小,交接管基部膨大呈球状,中间直,远端微呈"S"的细长管,而已知种交接管为粗状弓曲,呈"C"形,且新种的交接管的据弯度长(125~146)为已知种(60~70)的2.1倍;此外新种未见有支持器,而已知种有支持器.

    2005年02期 86-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 生物强化技术处理利福霉素生产废水的研究

    沈永红,宋德贵,杨生玉,王刚

    研究了利福霉素生产废水高效降解菌种的筛选及其对废水生物处理的增强作用.结果表明,高效菌对废水的耐受性和生物强化效果显著,其中有2株高效菌对利福霉素废水降解能力强,与普通菌相比,COD去除率提高27%,并且在COD大于1500mg/L时,COD去除率仍达95%以上.

    2005年02期 90-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 深圳福田红树林保护区海桑种群结构的研究

    梁士楚,梁铭忠,吴苑玲,谢强,昝启杰,王勇军

    探讨了深圳福田红树林保护区海桑种群的高度结构、胸径结构、冠幅结构和空间点格局,采用分异指数(TH和TC)量化了种群个体间高度和胸围的差异程度.结果表明,海桑种群个体高度集中分布在6~14m;50%~60%个体的TH值低于其平均值.海桑种群个体胸径集中分布在5~20cm或15~30cm;46%~62%个体的TC值低于其平均值.海桑种群冠幅结构受密度、个体对空间竞争等的影响较大,冠幅直径与种群密度呈现较高程度的负相关.海桑种群属于增长型,其存活曲线呈凸型.通过自然扩散形成的海桑种群趋于集群分布.海桑人工种群已经出现某种程度的自然更新和扩散,这将有利于增加海桑人工种群的结构复杂性和稳定性.

    2005年02期 9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 广西平果龙何屯景观生态型土地整理模式探讨

    罗为群,蒋忠诚,覃小群

    以广西平果县果化镇龙何屯为例,在分析其土地资源特征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以单个峰丛洼地为单元的景观生态型土地整理模式,探讨适宜于研究区特点的景观生态型土地整理规划方案和特殊措施,并分析预测了景观生态型土地整理的初步效益.

    2005年02期 98-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 表层岩溶带岩溶泉的水化学动态变化及其环境效应——以马山弄拉兰电堂为例

    何寻阳,李强

    利用多参数自动记录仪对马山弄拉兰电堂泉的降水量、水位、水温、pH值、电导率和Ca2+含量进行了自动监测.结果发现:泉水在夏季降雨期间pH值呈降低趋势,同时电导率和Ca2+含量也降低,该现象的发生主要是由雨水的稀释作用造成的;在冬季这种干旱环境中的水化学变化规律主要是泉水在白天温度升高时出现电导率升高,pH降低.同时通过对K+,Ca2+等离子的监测可以了解石山地区植被的生长并不是由于土壤中必需元素背景值低而受到限制,而是由于表层岩溶带具有较高的裂隙和渗透率造成大量有益元素的流失影响作物的生长.因此,通过此次研究不但可以进一步了解表层岩溶泉的水化学动态变化规律及其产生的环境效应,而且还能为石山地区在生态治理以及水土保持上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2005年02期 103-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