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二维Selkov反应扩散模型的格子Boltzmann方法模拟

    邓敏艺,刘慕仁,孔令江

    建立了二维 Selkov反应扩散模型的格子 Boltzmann方法 ,进行计算机模拟演化 ,模拟出 Selkov反应的均匀定态、极限环、图灵斑图、环状波等空间结构 ,表明在模拟求解流速为零情况下的反应扩散方程时 ,这种方法是现实可靠的

    2004年03期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 二维Selkov反应扩散模型的格子Boltzmann方法模拟

    邓敏艺,刘慕仁,孔令江

    建立了二维 Selkov反应扩散模型的格子 Boltzmann方法 ,进行计算机模拟演化 ,模拟出 Selkov反应的均匀定态、极限环、图灵斑图、环状波等空间结构 ,表明在模拟求解流速为零情况下的反应扩散方程时 ,这种方法是现实可靠的

    2004年03期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 用格子Boltzmann方法模拟弹性哑铃在牛顿流体中的运动

    张超英,谭惠丽,刘慕仁,孔令江

    利用格子 Boltzmann方法分别模拟了在同等初始条件下释放的单个带电和不带电弹性哑铃在牛顿流体中的运动 .模拟所得的数值结果表明 ,对于单个不带电的弹性哑铃 ,当其被置于质心偏离管道中心线的初始位移处水平地释放后 ,弹性哑铃逐渐向管道的中心线漂移 ,当其质心漂移到达管道中心线后 ,弹性哑铃呈现稳定的垂直下落状态 ,在沉降运动中 ,弹性哑铃的方向保持水平方向不变 .对于同等初始条件下释放的单个带电弹性哑铃 ,当流体的介电常数小于管道壁的介电常数时 ,由于静电极化的作用 ,弹性哑铃在其沉降过程中将受到管道壁的吸引力 ,该力使得弹性哑铃的运动发生显著的改变 ,以至于它处于最终垂直下落状态时 ,其质心尚未到达管道的中心线

    2004年03期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 用格子Boltzmann方法模拟弹性哑铃在牛顿流体中的运动

    张超英,谭惠丽,刘慕仁,孔令江

    利用格子 Boltzmann方法分别模拟了在同等初始条件下释放的单个带电和不带电弹性哑铃在牛顿流体中的运动 .模拟所得的数值结果表明 ,对于单个不带电的弹性哑铃 ,当其被置于质心偏离管道中心线的初始位移处水平地释放后 ,弹性哑铃逐渐向管道的中心线漂移 ,当其质心漂移到达管道中心线后 ,弹性哑铃呈现稳定的垂直下落状态 ,在沉降运动中 ,弹性哑铃的方向保持水平方向不变 .对于同等初始条件下释放的单个带电弹性哑铃 ,当流体的介电常数小于管道壁的介电常数时 ,由于静电极化的作用 ,弹性哑铃在其沉降过程中将受到管道壁的吸引力 ,该力使得弹性哑铃的运动发生显著的改变 ,以至于它处于最终垂直下落状态时 ,其质心尚未到达管道的中心线

    2004年03期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 超混沌Chua电路的比例同步及其研究

    姜德平,罗晓曙,唐国宁,翁甲强

    利用广义同步原理实现了 6维超混沌 Chua电路的响应系统和驱动系统对应变量间的比例同步 ,使响应系统所有变量的相空间可灵活地放大或缩小 .并针对一般广义同步建立时间过长的缺陷 ,设计了适当的状态反馈形式 ,极大地减小了同步过渡的时间 ,为提高混沌多址通信中的码元传输速率提供了有效途径

    2004年03期 10-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 超混沌Chua电路的比例同步及其研究

    姜德平,罗晓曙,唐国宁,翁甲强

    利用广义同步原理实现了 6维超混沌 Chua电路的响应系统和驱动系统对应变量间的比例同步 ,使响应系统所有变量的相空间可灵活地放大或缩小 .并针对一般广义同步建立时间过长的缺陷 ,设计了适当的状态反馈形式 ,极大地减小了同步过渡的时间 ,为提高混沌多址通信中的码元传输速率提供了有效途径

    2004年03期 10-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 双重区间值聚类挖掘模型

    尹云飞 ,区玉明,张师超,黄红兵

    提出了双重区间值聚类的数据挖掘模型 :首先将每个属性的取值按照领域知识划分为若干类 ,接着统计每个类在各条“交易”中出现的频率 (支持度 ) ,最后再按照关联规则挖掘方法进行处理 .这种区间值数据挖掘方法与传统的数据挖掘方法相比较 ,更有实用价值

    2004年03期 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 双重区间值聚类挖掘模型

    尹云飞 ,区玉明,张师超,黄红兵

    提出了双重区间值聚类的数据挖掘模型 :首先将每个属性的取值按照领域知识划分为若干类 ,接着统计每个类在各条“交易”中出现的频率 (支持度 ) ,最后再按照关联规则挖掘方法进行处理 .这种区间值数据挖掘方法与传统的数据挖掘方法相比较 ,更有实用价值

    2004年03期 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 智能导学系统设计

    荆永君,钟绍春,程晓春,严小卫

    通过对远程教育现状分析 ,指出当前远程教育系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根据个性化学习理论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 ,分析设计了一种智能导学系统 ,阐述了其主要对象模型、系统结构和运行机制 ,以及研究的关键问题 .这种智能导学系统可以有效地解决远程教育中存在的弊端 ,实现个性化、智能化教学

    2004年03期 19-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 智能导学系统设计

    荆永君,钟绍春,程晓春,严小卫

    通过对远程教育现状分析 ,指出当前远程教育系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根据个性化学习理论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 ,分析设计了一种智能导学系统 ,阐述了其主要对象模型、系统结构和运行机制 ,以及研究的关键问题 .这种智能导学系统可以有效地解决远程教育中存在的弊端 ,实现个性化、智能化教学

    2004年03期 19-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 基于互联网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的研究

    张丹,钟绍春,程晓春,严小卫

    目前基于互联网对外汉语教学主要是采取网站教学的形式 .在此阐述了基于互联网对外汉语教学的现状及不足 ,分析了利用互联网把汉语作为非母语学习者的学习特征 ,并构建一种基于客户端 /服务器 ( C/ S)模式的虚拟环境教学系统 .具体讨论了构建虚拟教学系统的关键问题

    2004年03期 2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 基于互联网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的研究

    张丹,钟绍春,程晓春,严小卫

    目前基于互联网对外汉语教学主要是采取网站教学的形式 .在此阐述了基于互联网对外汉语教学的现状及不足 ,分析了利用互联网把汉语作为非母语学习者的学习特征 ,并构建一种基于客户端 /服务器 ( C/ S)模式的虚拟环境教学系统 .具体讨论了构建虚拟教学系统的关键问题

    2004年03期 2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 恰含5条非基本边的极小3连通图

    陈仪朝,苏健基

    简单极小 3连通图 G中的一条不在任何三边形中的边 e收缩之后所得到的图如果仍 3连通 ,则称 e为 G的非基本边 .Oxley与 Wu证明不是轮的简单极小 3连通图至少包含 3条非基本边 ,并且刻画了恰含 3条或 4条非基本边的不是轮的简单极小 3连通图 .现刻画恰含 5条非基本边的不是轮的简单极小 3连通图 ,它们是 1 3类特殊的图

    2004年03期 29-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 恰含5条非基本边的极小3连通图

    陈仪朝,苏健基

    简单极小 3连通图 G中的一条不在任何三边形中的边 e收缩之后所得到的图如果仍 3连通 ,则称 e为 G的非基本边 .Oxley与 Wu证明不是轮的简单极小 3连通图至少包含 3条非基本边 ,并且刻画了恰含 3条或 4条非基本边的不是轮的简单极小 3连通图 .现刻画恰含 5条非基本边的不是轮的简单极小 3连通图 ,它们是 1 3类特殊的图

    2004年03期 29-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 双二项模型下的破产概率研究

    马翀,杨善朝

    在经典风险模型的基础上把复合二项模型推广为双二项情形 ,即单位时间内的保险费收取次数也为二项分布 ,证明了破产概率的一般公式和 Lundberg不等式 ,就指数分布情形给出了破产概率的具体计算公式并进行了随机模拟

    2004年03期 3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 双二项模型下的破产概率研究

    马翀,杨善朝

    在经典风险模型的基础上把复合二项模型推广为双二项情形 ,即单位时间内的保险费收取次数也为二项分布 ,证明了破产概率的一般公式和 Lundberg不等式 ,就指数分布情形给出了破产概率的具体计算公式并进行了随机模拟

    2004年03期 3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 弱跟踪性的一些性质

    赵俊玲

    设 X是紧度量空间 ,f是 X上的自同胚或连续自映射 .将伪轨跟踪性的一些性质推广到弱跟踪性上 ,证明了 :( i) f有弱跟踪性当且仅当逆极限空间上的转移同胚 σf 有弱跟踪性 ;( ii) f 经投射作用后保持弱跟踪性等几个性质 .并举例说明了一些性质对于伪轨跟踪性成立 ,但对弱跟踪性不成立 ,如 f在提升作用后不能保持弱跟踪性等

    2004年03期 4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 弱跟踪性的一些性质

    赵俊玲

    设 X是紧度量空间 ,f是 X上的自同胚或连续自映射 .将伪轨跟踪性的一些性质推广到弱跟踪性上 ,证明了 :( i) f有弱跟踪性当且仅当逆极限空间上的转移同胚 σf 有弱跟踪性 ;( ii) f 经投射作用后保持弱跟踪性等几个性质 .并举例说明了一些性质对于伪轨跟踪性成立 ,但对弱跟踪性不成立 ,如 f在提升作用后不能保持弱跟踪性等

    2004年03期 4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 有限期作业调度的一个新算法

    张楠

    提出了关于有限期作业调度的一个新算法 ,并证明了新算法的正确性 ,即对任意一个实例输入 ,算法都获得最优解作为输出 .当作业数 n较大而各作业时间期限较小时 ,该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接近于 o( n) ,优于现有的其他算法 o( nlogn)

    2004年03期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 有限期作业调度的一个新算法

    张楠

    提出了关于有限期作业调度的一个新算法 ,并证明了新算法的正确性 ,即对任意一个实例输入 ,算法都获得最优解作为输出 .当作业数 n较大而各作业时间期限较小时 ,该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接近于 o( n) ,优于现有的其他算法 o( nlogn)

    2004年03期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 对Agrawal单一矩形排样算法的改进与扩展

    廖元秀,崔耀东

    讨论单一矩形剪切下料排样方式最优设计问题 ,给出更为贴切的上界 ,从而改进 Agrawal算法 .Agrawal以图解方式说明规范多级排样方式中包含最优剪切割方式 ,现给出这一结论的数学证明 .扩展无约束算法用于解决有约束排样问题

    2004年03期 49-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 对Agrawal单一矩形排样算法的改进与扩展

    廖元秀,崔耀东

    讨论单一矩形剪切下料排样方式最优设计问题 ,给出更为贴切的上界 ,从而改进 Agrawal算法 .Agrawal以图解方式说明规范多级排样方式中包含最优剪切割方式 ,现给出这一结论的数学证明 .扩展无约束算法用于解决有约束排样问题

    2004年03期 49-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 海洋真菌K26号代谢产物的研究

    尹文清,张青松,陈柳生,赵丽冰,林永成

    从南海真菌 K2 6号中共分离得到 8个化合物 ,其中硫酸酯胆碱和 3 ,4,5 -三羟基苯甲酸首次从中国南海海洋真菌中分离得到 .它们的结构通过 IR,FABMS,NMR及 2 DNMR得到确定

    2004年03期 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 海洋真菌K26号代谢产物的研究

    尹文清,张青松,陈柳生,赵丽冰,林永成

    从南海真菌 K2 6号中共分离得到 8个化合物 ,其中硫酸酯胆碱和 3 ,4,5 -三羟基苯甲酸首次从中国南海海洋真菌中分离得到 .它们的结构通过 IR,FABMS,NMR及 2 DNMR得到确定

    2004年03期 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 溴代脱氢松香酸结构和构象的NMR研究

    农容丰,吴强,王恒山,林宁,潘英明,谢建武

    用二维核磁共振波谱技术研究了 1 2 -溴代脱氢松香酸的立体结构和溶液构象 ,并对其一维谱进行了归属 .结果显示 1 2 -溴代脱氢松香酸立体结构具备天然脱氢松香酸及其 1 2 -位取代化合物的骨架分子构型的一般特征

    2004年03期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 溴代脱氢松香酸结构和构象的NMR研究

    农容丰,吴强,王恒山,林宁,潘英明,谢建武

    用二维核磁共振波谱技术研究了 1 2 -溴代脱氢松香酸的立体结构和溶液构象 ,并对其一维谱进行了归属 .结果显示 1 2 -溴代脱氢松香酸立体结构具备天然脱氢松香酸及其 1 2 -位取代化合物的骨架分子构型的一般特征

    2004年03期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 苦味酸钆(Ⅲ)配合物的合成与晶体结构

    黄妙龄,梁福沛,胡瑞祥,覃振喜

    在 p H6.3时合成了苦味酸钆配合物并获得其晶体 ,X射线单晶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表明该配合物组成为 [Gd( pic) 2 · 6H2 O]( pic)· 6H2 O.晶体属单斜晶系 ,P2 ( 1 ) / n空间群 ,晶胞参数为 :a=0 .763 8( 1 )nm,b=2 .75 0 4( 5 ) nm,c=1 .780 1 ( 3 ) nm,β=99.2 9( 1 )°,V=3 .690 5 ( 1 2 ) nm3,Z=4,Dc=1 .90 4g/ cm3,μ=1 .92 7mm- 1 ,F( 0 0 0 ) =2 1 1 6,R1 =0 .0 2 41 ,w R2 =0 .0 5 3 2 .晶体结构分析表明 :钆与 2个苦味酸根离子和 6个水分子配位形成 9配位的畸变三冠三角棱柱体 ,配合物中还有 1个苦味酸根离子和 6个游离水分子未参加配位

    2004年03期 6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 苦味酸钆(Ⅲ)配合物的合成与晶体结构

    黄妙龄,梁福沛,胡瑞祥,覃振喜

    在 p H6.3时合成了苦味酸钆配合物并获得其晶体 ,X射线单晶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表明该配合物组成为 [Gd( pic) 2 · 6H2 O]( pic)· 6H2 O.晶体属单斜晶系 ,P2 ( 1 ) / n空间群 ,晶胞参数为 :a=0 .763 8( 1 )nm,b=2 .75 0 4( 5 ) nm,c=1 .780 1 ( 3 ) nm,β=99.2 9( 1 )°,V=3 .690 5 ( 1 2 ) nm3,Z=4,Dc=1 .90 4g/ cm3,μ=1 .92 7mm- 1 ,F( 0 0 0 ) =2 1 1 6,R1 =0 .0 2 41 ,w R2 =0 .0 5 3 2 .晶体结构分析表明 :钆与 2个苦味酸根离子和 6个水分子配位形成 9配位的畸变三冠三角棱柱体 ,配合物中还有 1个苦味酸根离子和 6个游离水分子未参加配位

    2004年03期 6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 新方法合成配合物异烟酸钴(Ⅱ)

    禹良才,周春山,梁宏,陈振锋

    在水热条件下以吡啶 -4-甲醛为反应原料 ,与高氯酸钴 ( )反应合成了标题配合物 ,并通过红外光谱和单晶衍射进行了结构表征 .晶体结构分析表明 ,钴 ( )离子形成了畸变的八面体结构 ,2个异烟酸根离子的2个氮原子及 2个水分子的 2个氧原子分布在赤道平面上 ,而另外 2个水分子的 2个氧原子则占据在轴线上 .通过分子之间的氢键作用 ,以及吡啶环之间的π-π堆积作用 ,配合物形成了三维网络结构

    2004年03期 6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 新方法合成配合物异烟酸钴(Ⅱ)

    禹良才,周春山,梁宏,陈振锋

    在水热条件下以吡啶 -4-甲醛为反应原料 ,与高氯酸钴 ( )反应合成了标题配合物 ,并通过红外光谱和单晶衍射进行了结构表征 .晶体结构分析表明 ,钴 ( )离子形成了畸变的八面体结构 ,2个异烟酸根离子的2个氮原子及 2个水分子的 2个氧原子分布在赤道平面上 ,而另外 2个水分子的 2个氧原子则占据在轴线上 .通过分子之间的氢键作用 ,以及吡啶环之间的π-π堆积作用 ,配合物形成了三维网络结构

    2004年03期 6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 甲基橙-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缔合微粒体系的光谱特性与变色效应

    蒋治良,袁伟恩,潘宏程

    在 p H2 .5 6,4.1 0和 5 .72的 Britton-Robinson介质中 ,甲基橙 ( MO)分别呈红色 ( λmax=5 1 0 nm)、橙色( λmax=470 nm)和黄色 ( λmax=460 nm) .分别加入十六烷基溴化铵 ( CTAB) ,甲基橙在 5 1 0 ,470和 460 nm处吸收峰降低 ,这是由于形成 CTAB-MO缔合物分子并可聚集形成 ( CTAB-MO) n 缔合微粒将吸光分子 MO包裹所致 .( CTAB-MO) n 在 p H2 .5 6,4.1 0和 5 .72的 Britton-Robinson介质中 ,缔合微粒体系分别呈浅红色、橙色和亮黄色 ,在 470和 5 70 ,3 70和 5 3 0 ,3 70和 5 40 nm处各有 2个共振散射峰 .当 [CTAB]≤ [MO]时 ,该缔合微粒体系分别呈浅红色、橙色和亮黄色 ;在 p H2 .5 6的介质中 ,当 [CTAB]≥ 2 [MO]时 ;及在 p H4.1 0和 5 .72 Bri-tton-Robinson介质中 ,[CTAB]≥ 1 .5 [MO]时 ,体系的吸收峰首先紫移到 3 5 6nm再红移到 42 5 nm且逐渐增强 ,经过一系列颜色变化 ,最终都变黄绿色 .共振散射光谱、扫描电镜、透析和乙醇浓度的影响等实验结果表明 ,( CTAB-MO) n 缔合有机微粒是产生其减色效应和增色效应及共振散射效应的根本原因 .[( CTAB-MO) n]n ucleus[CTABm]shell有机微粒形成和界面反应导致该微粒体系的变色效应

    2004年03期 70-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 甲基橙-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缔合微粒体系的光谱特性与变色效应

    蒋治良,袁伟恩,潘宏程

    在 p H2 .5 6,4.1 0和 5 .72的 Britton-Robinson介质中 ,甲基橙 ( MO)分别呈红色 ( λmax=5 1 0 nm)、橙色( λmax=470 nm)和黄色 ( λmax=460 nm) .分别加入十六烷基溴化铵 ( CTAB) ,甲基橙在 5 1 0 ,470和 460 nm处吸收峰降低 ,这是由于形成 CTAB-MO缔合物分子并可聚集形成 ( CTAB-MO) n 缔合微粒将吸光分子 MO包裹所致 .( CTAB-MO) n 在 p H2 .5 6,4.1 0和 5 .72的 Britton-Robinson介质中 ,缔合微粒体系分别呈浅红色、橙色和亮黄色 ,在 470和 5 70 ,3 70和 5 3 0 ,3 70和 5 40 nm处各有 2个共振散射峰 .当 [CTAB]≤ [MO]时 ,该缔合微粒体系分别呈浅红色、橙色和亮黄色 ;在 p H2 .5 6的介质中 ,当 [CTAB]≥ 2 [MO]时 ;及在 p H4.1 0和 5 .72 Bri-tton-Robinson介质中 ,[CTAB]≥ 1 .5 [MO]时 ,体系的吸收峰首先紫移到 3 5 6nm再红移到 42 5 nm且逐渐增强 ,经过一系列颜色变化 ,最终都变黄绿色 .共振散射光谱、扫描电镜、透析和乙醇浓度的影响等实验结果表明 ,( CTAB-MO) n 缔合有机微粒是产生其减色效应和增色效应及共振散射效应的根本原因 .[( CTAB-MO) n]n ucleus[CTABm]shell有机微粒形成和界面反应导致该微粒体系的变色效应

    2004年03期 70-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 微波—活性炭催化法处理结晶紫溶液的研究

    陈孟林,邹异红,李爱雯,何星存

    以结晶紫溶液为处理对象 ,研究在活性炭存在和通入空气的条件下 ,微波辐射处理染料废水的可行性及其影响处理过程的因素和影响规律 .结果表明 :( 1 )微波具有加速结晶紫裂解和被氧化速度的作用 ,如在溶液中加入活性炭或通入空气 ,均能提高结晶紫的去除速率 ;( 2 )增加微波辐射电压、处理时间和活性炭用量 (固液比 )均能提高微波—吸附催化法处理结晶紫溶液的脱色率 .不同的溶液浓度 ,脱色率也不同 ,浓度越高 ,脱色率越大 ;( 3 )微波辐射—活性炭催化法对结晶紫废水的处理有很好的可行性 ,在 1∶ 1 0的固液比下 ,微波辐射3 0 min,可达到 99.6%的脱色率

    2004年03期 7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 微波—活性炭催化法处理结晶紫溶液的研究

    陈孟林,邹异红,李爱雯,何星存

    以结晶紫溶液为处理对象 ,研究在活性炭存在和通入空气的条件下 ,微波辐射处理染料废水的可行性及其影响处理过程的因素和影响规律 .结果表明 :( 1 )微波具有加速结晶紫裂解和被氧化速度的作用 ,如在溶液中加入活性炭或通入空气 ,均能提高结晶紫的去除速率 ;( 2 )增加微波辐射电压、处理时间和活性炭用量 (固液比 )均能提高微波—吸附催化法处理结晶紫溶液的脱色率 .不同的溶液浓度 ,脱色率也不同 ,浓度越高 ,脱色率越大 ;( 3 )微波辐射—活性炭催化法对结晶紫废水的处理有很好的可行性 ,在 1∶ 1 0的固液比下 ,微波辐射3 0 min,可达到 99.6%的脱色率

    2004年03期 7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 罗汉果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

    周俊亚,宾晓芸,彭云滔,唐绍清

    以罗汉果 ( Siraitia grosvenorii) DNA为材料 ,分析了模板 DNA,Mg2 + ,d NTPs,引物的浓度 ,Taq DNA聚合酶的用量以及循环次数对 ISSR-PCR扩增结果的影响 ,确立了稳定的、可重复的罗汉果 ISSR最佳反应体系和 PCR扩增参数 :在 2 5μL的 PCR反应体系中 ,含 2 0~ 5 0 ng模板 DNA,1 U Taq酶 ,1× PCR缓冲液 ,2 .0 mmol/L Mg Cl2 ,4种 d NTPs各 2 0 0 μmol/L,0 .5 μmol/L引物 ;PCR扩增程序为 94°C预变性 3 min,接着进行 40个循环 :94°C变性 1 min,5 2°C退火 5 0 s,72°C延伸 2 min,循环结束后 72°C延伸 7min.

    2004年03期 8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 罗汉果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

    周俊亚,宾晓芸,彭云滔,唐绍清

    以罗汉果 ( Siraitia grosvenorii) DNA为材料 ,分析了模板 DNA,Mg2 + ,d NTPs,引物的浓度 ,Taq DNA聚合酶的用量以及循环次数对 ISSR-PCR扩增结果的影响 ,确立了稳定的、可重复的罗汉果 ISSR最佳反应体系和 PCR扩增参数 :在 2 5μL的 PCR反应体系中 ,含 2 0~ 5 0 ng模板 DNA,1 U Taq酶 ,1× PCR缓冲液 ,2 .0 mmol/L Mg Cl2 ,4种 d NTPs各 2 0 0 μmol/L,0 .5 μmol/L引物 ;PCR扩增程序为 94°C预变性 3 min,接着进行 40个循环 :94°C变性 1 min,5 2°C退火 5 0 s,72°C延伸 2 min,循环结束后 72°C延伸 7min.

    2004年03期 8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 沙田柚花粉萌发前后同工酶分析

    李惠敏,秦新民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PAGE)结合同工酶染色的方法对沙田柚成熟花粉萌发前后 3种同工酶 :过氧化物酶 ( POD)、淀粉酶 ( Amyl)和酯酶 ( Est)的类型和活力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 .结果显示 :萌发花粉的过氧化物酶和淀粉酶的同工酶种类变化不大 ,但酶活力均比未萌发前高 ;花粉萌发后酯酶同工酶发生较大的类型变化 ,同时也表现出较高的酯酶活性 ,表明沙田柚花粉萌发过程中 ,代谢活动比较活跃 ,酶的活性也增强

    2004年03期 85-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 沙田柚花粉萌发前后同工酶分析

    李惠敏,秦新民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PAGE)结合同工酶染色的方法对沙田柚成熟花粉萌发前后 3种同工酶 :过氧化物酶 ( POD)、淀粉酶 ( Amyl)和酯酶 ( Est)的类型和活力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 .结果显示 :萌发花粉的过氧化物酶和淀粉酶的同工酶种类变化不大 ,但酶活力均比未萌发前高 ;花粉萌发后酯酶同工酶发生较大的类型变化 ,同时也表现出较高的酯酶活性 ,表明沙田柚花粉萌发过程中 ,代谢活动比较活跃 ,酶的活性也增强

    2004年03期 85-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 蚁科昆虫分子系统学研究进展

    黄建华,陈斌,周善义

    概述了蚁科昆虫分子系统学的研究进展 ,包括已测序的分类单元和序列片段 ,蚁科昆虫与其他远缘生物之间互利共生现象的比较研究 ,与蚁科昆虫相关的分子系统学研究方法的发展 ,并介绍用于分子系统学研究的昆虫标本的保存方法

    2004年03期 9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 蚁科昆虫分子系统学研究进展

    黄建华,陈斌,周善义

    概述了蚁科昆虫分子系统学的研究进展 ,包括已测序的分类单元和序列片段 ,蚁科昆虫与其他远缘生物之间互利共生现象的比较研究 ,与蚁科昆虫相关的分子系统学研究方法的发展 ,并介绍用于分子系统学研究的昆虫标本的保存方法

    2004年03期 9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 UASB+AS工艺在传统啤酒污水处理站改造中的应用

    喻泽斌,蒋荣华,熊庆明

    在回顾厌氧处理技术发展历程和啤酒废水处理工艺变迁的基础上 ,重点对 UASB工艺的原理和特点加以介绍 ,并以燕京啤酒 (桂林漓泉 )股份有限公司对传统啤酒厂污水站改造为例 ,说明采用 UASB+AS工艺处理啤酒废水可以大幅度提高处理能力 ,改善出水水质 ,降低处理成本 ,减少剩余污泥产量 ,并产生清洁能源——沼气 .此工艺是值得推广的啤酒废水处理技术

    2004年03期 97-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 UASB+AS工艺在传统啤酒污水处理站改造中的应用

    喻泽斌,蒋荣华,熊庆明

    在回顾厌氧处理技术发展历程和啤酒废水处理工艺变迁的基础上 ,重点对 UASB工艺的原理和特点加以介绍 ,并以燕京啤酒 (桂林漓泉 )股份有限公司对传统啤酒厂污水站改造为例 ,说明采用 UASB+AS工艺处理啤酒废水可以大幅度提高处理能力 ,改善出水水质 ,降低处理成本 ,减少剩余污泥产量 ,并产生清洁能源——沼气 .此工艺是值得推广的啤酒废水处理技术

    2004年03期 97-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 强酵素在酒精发酵中作用的研究

    宋德贵,侯美珍,申亚琴,卫军

    在常规的发酵方法中加入不同培养时间的强酵素 ,使酵母菌的繁殖速度提高了 2 5 % ,发酵醪中残余还原性糖降低了 1 5 .45 % ,发酵液中酒精度提高了 3 .46% .从而解决了常规的酒精发酵中酵母菌繁殖速度过慢 ,难以形成生长优势 ,抑制杂菌的生长 ;发酵醪发酵不彻底 ,还原性糖利用率低 ;酒分度低 ,酒精产量不理想等问题

    2004年03期 101-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 强酵素在酒精发酵中作用的研究

    宋德贵,侯美珍,申亚琴,卫军

    在常规的发酵方法中加入不同培养时间的强酵素 ,使酵母菌的繁殖速度提高了 2 5 % ,发酵醪中残余还原性糖降低了 1 5 .45 % ,发酵液中酒精度提高了 3 .46% .从而解决了常规的酒精发酵中酵母菌繁殖速度过慢 ,难以形成生长优势 ,抑制杂菌的生长 ;发酵醪发酵不彻底 ,还原性糖利用率低 ;酒分度低 ,酒精产量不理想等问题

    2004年03期 101-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论文作者科学生产率研究

    王龙杰,李小玲,马殷华,黄勇

    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 ,对《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1 992— 2 0 0 3年出版的论文进行统计和分析 ,结果表明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论文作者科学生产率的频率分布服从 Lotka定律 ,其数学模型为 f ( yx) =0 .7474/x2 .51 0 3,并对这个结果进行分析 ,提出一些改进措施

    2004年03期 105-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论文作者科学生产率研究

    王龙杰,李小玲,马殷华,黄勇

    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 ,对《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1 992— 2 0 0 3年出版的论文进行统计和分析 ,结果表明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论文作者科学生产率的频率分布服从 Lotka定律 ,其数学模型为 f ( yx) =0 .7474/x2 .51 0 3,并对这个结果进行分析 ,提出一些改进措施

    2004年03期 105-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