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二维反应扩散方程的格子Boltzmann方法模拟

    邓敏艺,刘慕仁,孔令江

    建立了二维反应扩散方程五速四方格子模型的格子 Boltzmann方法 ,进行计算机模拟演化 ,分析模拟结果 ,并与 S Chen利用七速六方格子模型得到的结果进行比较 ,得出在模拟求解流速为零情况下的反应扩散方程时 ,这两种格子模型是一致的结论

    2001年01期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 二维反应扩散方程的格子Boltzmann方法模拟

    邓敏艺,刘慕仁,孔令江

    建立了二维反应扩散方程五速四方格子模型的格子 Boltzmann方法 ,进行计算机模拟演化 ,分析模拟结果 ,并与 S Chen利用七速六方格子模型得到的结果进行比较 ,得出在模拟求解流速为零情况下的反应扩散方程时 ,这两种格子模型是一致的结论

    2001年01期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 广西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杨善朝教授简介

    2001年01期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 广西师范大学生物学系姜世英教授简介

    2001年01期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 广西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杨善朝教授简介

    2001年01期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 广西师范大学生物学系姜世英教授简介

    2001年01期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 强流加速器中束晕—混沌的小波函数控制研究

    高远,翁甲强,罗晓曙,方锦清

    研究了用小波函数构造非线性反馈控制器进行控制强离子加速器中的束晕—混沌的方法 .数值模拟结果表明 ,这种由特殊函数构造的控制器具有很好的控制束晕—混沌能力 ,只要调节适当的控制参数就能够对 4种初始分布不同的离子束进行较理想的控制 .研究结果可望为强离子加速器中束晕—混沌控制的实现提供有效参考

    2001年01期 7-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 强流加速器中束晕—混沌的小波函数控制研究

    高远,翁甲强,罗晓曙,方锦清

    研究了用小波函数构造非线性反馈控制器进行控制强离子加速器中的束晕—混沌的方法 .数值模拟结果表明 ,这种由特殊函数构造的控制器具有很好的控制束晕—混沌能力 ,只要调节适当的控制参数就能够对 4种初始分布不同的离子束进行较理想的控制 .研究结果可望为强离子加速器中束晕—混沌控制的实现提供有效参考

    2001年01期 7-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 混沌Lorenz系统的开环控制研究

    唐国宁

    用新的开环控制方法对混沌 Lorenz系统的控制进行了研究 ,提出了一种新的确定控制输入的方法 ,数值研究结果表明 ,用这种方法确定的控制输入可以将混沌 Lorenz系统引导到任意的周期轨道上

    2001年01期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 混沌Lorenz系统的开环控制研究

    唐国宁

    用新的开环控制方法对混沌 Lorenz系统的控制进行了研究 ,提出了一种新的确定控制输入的方法 ,数值研究结果表明 ,用这种方法确定的控制输入可以将混沌 Lorenz系统引导到任意的周期轨道上

    2001年01期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 流代数在自由夸克场论中的应用

    张德兴

    流代数的基本概念是各种“流”算子的矩阵元在物理实验中是可以测量的 .物理流在互相交换下有与场论的一个简单类型的矢量流相同的代数性质 .应用流代数求和规则和引入无限大动量可以计算自由夸克场论的问题

    2001年01期 16-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 流代数在自由夸克场论中的应用

    张德兴

    流代数的基本概念是各种“流”算子的矩阵元在物理实验中是可以测量的 .物理流在互相交换下有与场论的一个简单类型的矢量流相同的代数性质 .应用流代数求和规则和引入无限大动量可以计算自由夸克场论的问题

    2001年01期 16-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 内积的特征向量与常数的内积分解

    冯嘉礼

    证明了对任意两向量 W和 X的内积 W·X= ni=1 wixi,存在两个与 W和 X共面的向量 ︽1 和 ︽2 使得 :|︽1 |2 =|︽2 |2 = ni=1 wixi=W· X.反之 ,对任一大于或等于零的常数θ(θ≥ 0 ) ,至少可分解为一对 (二维 )向量W和 X的内积 ,即 :θ=W· X= 2i=1 wixi.其推论是θ=W· X= nj=1 wjxj.

    2001年01期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 内积的特征向量与常数的内积分解

    冯嘉礼

    证明了对任意两向量 W和 X的内积 W·X= ni=1 wixi,存在两个与 W和 X共面的向量 ︽1 和 ︽2 使得 :|︽1 |2 =|︽2 |2 = ni=1 wixi=W· X.反之 ,对任一大于或等于零的常数θ(θ≥ 0 ) ,至少可分解为一对 (二维 )向量W和 X的内积 ,即 :θ=W· X= 2i=1 wixi.其推论是θ=W· X= nj=1 wjxj.

    2001年01期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 3连通图的可去边的分布

    欧见平,苏健基

    e是 3连通图 G的一条边 ,如果 G-e是某个 3连通图的剖分 ,则称 e是 G的可去边 .研究了 3连通图的可去边的分布规律 ,得到 :1设 C是阶至少为 6的 3连通图 G中的一个圈 ,如果 C上不存在 3个连续的 3度点 ,那么 C上至少有两条可去边 .2设 T是阶至少为 5的 3连通图 G的一棵生成树 ,如果 G中至多存在一个极大半轮 ,那么 T上至少有一条可去边 .由此可得 :阶至少为 5的 3连通 3正则图的生成树上至少有一条可去边 .

    2001年01期 2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 3连通图的可去边的分布

    欧见平,苏健基

    e是 3连通图 G的一条边 ,如果 G-e是某个 3连通图的剖分 ,则称 e是 G的可去边 .研究了 3连通图的可去边的分布规律 ,得到 :1设 C是阶至少为 6的 3连通图 G中的一个圈 ,如果 C上不存在 3个连续的 3度点 ,那么 C上至少有两条可去边 .2设 T是阶至少为 5的 3连通图 G的一棵生成树 ,如果 G中至多存在一个极大半轮 ,那么 T上至少有一条可去边 .由此可得 :阶至少为 5的 3连通 3正则图的生成树上至少有一条可去边 .

    2001年01期 2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 φ混合样本下的经验似然估计

    张军舰

    在强平稳 φ混合相依样本下讨论一般参数的经验似然比估计的求法及其相应的性质 ,得到了类似独立同分布 (i.i.d.)时的结果

    2001年01期 30-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 φ混合样本下的经验似然估计

    张军舰

    在强平稳 φ混合相依样本下讨论一般参数的经验似然比估计的求法及其相应的性质 ,得到了类似独立同分布 (i.i.d.)时的结果

    2001年01期 30-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 多元回归系数线性估计的Minimax可容许性

    谭萄

    在矩阵损失下给出了带约束的多元回归系数线性估计在线性估计类中是 Minimax可容许估计的充要条件 .

    2001年01期 36-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 多元回归系数线性估计的Minimax可容许性

    谭萄

    在矩阵损失下给出了带约束的多元回归系数线性估计在线性估计类中是 Minimax可容许估计的充要条件 .

    2001年01期 36-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 求解一类线性问题的两种迭代算法的并行性能分析

    罗掌华

    讨论了针对求解线性问题 Y=(A B) Y+Φ1 的 OOPI算法和 MPID算法的并行性能 .在对算法的并行执行过程进行描述之后 ,文中给出了两种算法的存储性能要求和并行加速比 .通过分析之后发现 ,OOPI算法的并行性能依赖于对 m× m阶矩阵分解 ,而 MPID算法却难以在处理机之间平均分配负载 ,这降低了并行机的有效利用率 ,为克服这两种算法在并行计算上的缺陷 ,提出了 OMPID算法 ,并对该算法的收敛性进行了证明

    2001年01期 43-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 求解一类线性问题的两种迭代算法的并行性能分析

    罗掌华

    讨论了针对求解线性问题 Y=(A B) Y+Φ1 的 OOPI算法和 MPID算法的并行性能 .在对算法的并行执行过程进行描述之后 ,文中给出了两种算法的存储性能要求和并行加速比 .通过分析之后发现 ,OOPI算法的并行性能依赖于对 m× m阶矩阵分解 ,而 MPID算法却难以在处理机之间平均分配负载 ,这降低了并行机的有效利用率 ,为克服这两种算法在并行计算上的缺陷 ,提出了 OMPID算法 ,并对该算法的收敛性进行了证明

    2001年01期 43-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 相容映象的公共耦合不动点定理

    金茂明

    在完备度量空间中 ,引入了映象对的渐近正则列概念 ,并在映象对相容的条件下 ,采用渐近正则列的映象逼近方法 ,获得了更为广泛的一类相容映象的公共耦合不动点定理 ,统一和推广了 Hardy G.E.和 RogesT.D.等的相应结果 .

    2001年01期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 相容映象的公共耦合不动点定理

    金茂明

    在完备度量空间中 ,引入了映象对的渐近正则列概念 ,并在映象对相容的条件下 ,采用渐近正则列的映象逼近方法 ,获得了更为广泛的一类相容映象的公共耦合不动点定理 ,统一和推广了 Hardy G.E.和 RogesT.D.等的相应结果 .

    2001年01期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 数据库技术研究进展

    袁鼎荣,陈宏朝,严小卫

    数据处理是计算机应用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因此数据库技术是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学科之一 .首先概述了数据库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然后分析了数据库技术所面临的挑战 .为方便研究 ,也介绍了数据库技术的几个热门研究方向 .

    2001年01期 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 数据库技术研究进展

    袁鼎荣,陈宏朝,严小卫

    数据处理是计算机应用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因此数据库技术是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学科之一 .首先概述了数据库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然后分析了数据库技术所面临的挑战 .为方便研究 ,也介绍了数据库技术的几个热门研究方向 .

    2001年01期 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 一种用边界细化汉字的方法

    张显全

    汉字骨架是汉字的一种重要几何特征 ,如何对汉字进行细化 ,是对汉字进行识别的前提 .在此提出了一种新的细化汉字方法 ,它是通过笔划的边缘求出其中心 ,以笔划中心作为细化的结果 .实验证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细化结果 .

    2001年01期 5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 一种用边界细化汉字的方法

    张显全

    汉字骨架是汉字的一种重要几何特征 ,如何对汉字进行细化 ,是对汉字进行识别的前提 .在此提出了一种新的细化汉字方法 ,它是通过笔划的边缘求出其中心 ,以笔划中心作为细化的结果 .实验证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细化结果 .

    2001年01期 5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 基于分布式PowerBuilder应用的协同交互式远程教学技术

    胡振宇,林士敏

    讨论了基于 Web的协同交互式远程教学的工作原理以及用分布式 Power Builder应用程序的工作机制 ,提出一条把分布式 Power Builder应用与 Web技术结合 ,实现协同交互式远程教学的途径和方法 .其特点是后端数据库无关性和跨服务器、跨操作平台开发的高效性和可移植性

    2001年01期 5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 基于分布式PowerBuilder应用的协同交互式远程教学技术

    胡振宇,林士敏

    讨论了基于 Web的协同交互式远程教学的工作原理以及用分布式 Power Builder应用程序的工作机制 ,提出一条把分布式 Power Builder应用与 Web技术结合 ,实现协同交互式远程教学的途径和方法 .其特点是后端数据库无关性和跨服务器、跨操作平台开发的高效性和可移植性

    2001年01期 5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 希夫碱钼(Ⅵ)配合物的合成表征与生物活性研究

    于青,胡瑞祥,梁宏

    用一步法制备了 N-氧化吡啶 -2 -甲醛缩氨基酸系列希夫碱及其钼 ( )配合物 ,并用元素分析、IR、差热 -热重分析等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钼 ( )通过与希夫碱的 O(N-氧化吡啶 )、N(希夫碱 )、O(羧基 )原子配位形成稳定的配合物 .生物活性试验表明 :希夫碱对植物发芽有抑制作用 ,配合物则有促进作用 ,亦证明钼( )为活性中心

    2001年01期 6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 希夫碱钼(Ⅵ)配合物的合成表征与生物活性研究

    于青,胡瑞祥,梁宏

    用一步法制备了 N-氧化吡啶 -2 -甲醛缩氨基酸系列希夫碱及其钼 ( )配合物 ,并用元素分析、IR、差热 -热重分析等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钼 ( )通过与希夫碱的 O(N-氧化吡啶 )、N(希夫碱 )、O(羧基 )原子配位形成稳定的配合物 .生物活性试验表明 :希夫碱对植物发芽有抑制作用 ,配合物则有促进作用 ,亦证明钼( )为活性中心

    2001年01期 6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 NO在自组装Nafion/Co(salen)膜修饰电极上的电催化氧化

    谢祖芳,何星存,陈孟林

    采用自组装方法将中性分子 N,N′-双水杨醛乙二胺合钴 [Co(salen) ]固载在全氟磺酸 (Nafion)膜上 ,得到具有稳定的机械、化学及电化学性能的 Nafion/Co(salen)功能膜修饰电极 .实验表明 ,该修饰电极能显著催化一氧化氮的一电子氧化反应 .

    2001年01期 67-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 NO在自组装Nafion/Co(salen)膜修饰电极上的电催化氧化

    谢祖芳,何星存,陈孟林

    采用自组装方法将中性分子 N,N′-双水杨醛乙二胺合钴 [Co(salen) ]固载在全氟磺酸 (Nafion)膜上 ,得到具有稳定的机械、化学及电化学性能的 Nafion/Co(salen)功能膜修饰电极 .实验表明 ,该修饰电极能显著催化一氧化氮的一电子氧化反应 .

    2001年01期 67-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 沙田柚花柱S-糖蛋白的纯化和N-端序列测定

    杨继华,饶桂荣,薛妙男

    以人工自花授粉 3 d后的沙田柚 (Citrusgrandisvar.Shatinyu Hort.)花柱为材料 ,切取 1 /2部位处花柱组织 ,匀浆后 ,进行抽提和硫酸铵盐析 ,得到 3 5%级分的蛋白质粗提液 ,此液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 ,显示出 9条蛋白质带 ;经 Con A-Sepharose 4 B亲和柱层析 ,特异峰 (S#)仅显示 1条蛋白质带 ,恰好是 3 5%级分中近正极端的 2种蛋白质中的一种最优势蛋白质 ;部分生化性质测定结果表明 ,该蛋白质为碱性糖蛋白 ,糖含量为 9.2 % ,由 2个亚基组成 ,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 3 8.0 ku,3 2 .0 ku,等电点分别约为 7.5,7.2 ;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 ,该蛋白质能抑制离体 (in vitro)萌发自花花粉花粉管的生长 ;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 ,3 2 .0 ku组分 N-端 1 5个氨基酸序列与矮牵牛 ,花烟草等的 N-端相应序列极相似

    2001年01期 72-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 沙田柚花柱S-糖蛋白的纯化和N-端序列测定

    杨继华,饶桂荣,薛妙男

    以人工自花授粉 3 d后的沙田柚 (Citrusgrandisvar.Shatinyu Hort.)花柱为材料 ,切取 1 /2部位处花柱组织 ,匀浆后 ,进行抽提和硫酸铵盐析 ,得到 3 5%级分的蛋白质粗提液 ,此液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 ,显示出 9条蛋白质带 ;经 Con A-Sepharose 4 B亲和柱层析 ,特异峰 (S#)仅显示 1条蛋白质带 ,恰好是 3 5%级分中近正极端的 2种蛋白质中的一种最优势蛋白质 ;部分生化性质测定结果表明 ,该蛋白质为碱性糖蛋白 ,糖含量为 9.2 % ,由 2个亚基组成 ,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 3 8.0 ku,3 2 .0 ku,等电点分别约为 7.5,7.2 ;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 ,该蛋白质能抑制离体 (in vitro)萌发自花花粉花粉管的生长 ;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 ,3 2 .0 ku组分 N-端 1 5个氨基酸序列与矮牵牛 ,花烟草等的 N-端相应序列极相似

    2001年01期 72-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 湘西洛塔禁伐恢复林木本植物群落特征研究

    郭敏,薛跃规,朱远锋,李兆林

    对湘西洛塔喀斯特地貌植物群落 2 0年恢复林进行样方调查 ,结果表明 :该植物群落的外貌由青榨槭、四照花、枫香、杜英、楠木等中小高位芽植物决定 ,其结构主要以灌木层为主 ,整个群落正处于一个向顶极状态发展的阶段 .调查的数据还表明 ,在 50 m× 4 m样地内有木本植物 96种 ,比自然恢复 4 0年的阿堀村风水林物种多样性高 .个体高度与径级结构以灌木层和幼苗占绝对数量 ,说明该群落的物种丰富 ,其木本植物的配置还未达到稳定状态 ,正向着顶极状态发展

    2001年01期 80-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 湘西洛塔禁伐恢复林木本植物群落特征研究

    郭敏,薛跃规,朱远锋,李兆林

    对湘西洛塔喀斯特地貌植物群落 2 0年恢复林进行样方调查 ,结果表明 :该植物群落的外貌由青榨槭、四照花、枫香、杜英、楠木等中小高位芽植物决定 ,其结构主要以灌木层为主 ,整个群落正处于一个向顶极状态发展的阶段 .调查的数据还表明 ,在 50 m× 4 m样地内有木本植物 96种 ,比自然恢复 4 0年的阿堀村风水林物种多样性高 .个体高度与径级结构以灌木层和幼苗占绝对数量 ,说明该群落的物种丰富 ,其木本植物的配置还未达到稳定状态 ,正向着顶极状态发展

    2001年01期 80-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 小白菜离体培养植株再生方式的组织学研究

    高成伟,王任翔,李凤英

    对 2个小白菜品种的离体培养植株再生方式进行组织学观察 ,结果表明 :在含有 Ag NO36mg/ L及ABA0 .5mg/ L的培养基 (MS+BA2 mg/ L+NAA0 .5mg/ L)中 ,鸡毛菜在培养 6d左右 ,矮脚黄在培养8d左右出现明显的芽原基 ,1 0~ 1 2 d左右产生肉眼可见的不定芽 .不定芽的产生属直接出芽方式 ,不经过愈伤组织阶段 .

    2001年01期 8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 小白菜离体培养植株再生方式的组织学研究

    高成伟,王任翔,李凤英

    对 2个小白菜品种的离体培养植株再生方式进行组织学观察 ,结果表明 :在含有 Ag NO36mg/ L及ABA0 .5mg/ L的培养基 (MS+BA2 mg/ L+NAA0 .5mg/ L)中 ,鸡毛菜在培养 6d左右 ,矮脚黄在培养8d左右出现明显的芽原基 ,1 0~ 1 2 d左右产生肉眼可见的不定芽 .不定芽的产生属直接出芽方式 ,不经过愈伤组织阶段 .

    2001年01期 8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 跳远项目中助跑的关键性探讨与研究

    徐锋

    通过对跳远助跑的距离、跳远助跑的起动技术、跳远助跑的加速方式、跳远助跑的节奏、跳远助跑的准确性与稳定性和跳远助跑的心理几方面因素的分析 ,认为助跑是跳远的关键

    2001年01期 89-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 跳远项目中助跑的关键性探讨与研究

    徐锋

    通过对跳远助跑的距离、跳远助跑的起动技术、跳远助跑的加速方式、跳远助跑的节奏、跳远助跑的准确性与稳定性和跳远助跑的心理几方面因素的分析 ,认为助跑是跳远的关键

    2001年01期 89-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稿约

    2001年01期 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k]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稿约

    2001年01期 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