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石灰性烂湴田冬种紫云英对土壤酶活性的研究

    马承豪,叶家颖,邓业成

    研究在石灰性烂田中冬种紫云英对土壤酶活性的效应.结果表明:石灰性烂田冬种紫云英能显著地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土壤氮、磷含量,对土壤脲酶、蛋白酶、转化酶活性的提高也有显著的效果.为改造该类低产田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1998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 模拟晶体生长的格子气自动机模型

    孔令江,李华兵,刘慕仁

    用9速正方形格子气自动机模型模拟了不同密度、不同边界温度条件下晶体生长情况,得到了一些定性结果.

    1998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 能量均分定理证明的探讨

    翁甲强

    探讨了国内常见教材对能量均分定理的证明情况,并给出一种有助于理解该定理适用范围的证明过程.

    1998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 3连通图中的可缩边与可去边

    石民勇,苏健基

    综述了3连通图中可缩边和可去边的性质以及它们在图中的分布情形.

    1998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 关于Q过程的逼近理论

    陈作忠

    在假定状态稳定的条件下提出了用一列(不必是Q过程的)ψn(λ)去逼近Q过程的转移概率的拉氏变换ψ(λ)的理论.

    1998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 BernsteinKantorovich算子在Ba空间的逼近

    伍火熊,赵坤

    讨论了BernsteinKantorovich算子在Ba空间的逼近问题,得到了两个正定理.

    1998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 关于数形结合的若干基本观点

    袁桂珍

    数学中两大研究对象“形”与“数”的矛盾统一是数学发展的内在因素,“数”“形”结合是推动数学发展的动力.数形结合不应仅仅作为一种解题方法,而应作为一种基本的、重要的数学思想来学习研究和掌握运用.数形结合能力的提高,有利于从形与数的结合上深刻认识数学问题的实质,有利于扎实打好数学的基础,有利于数学素质的提高,同进必然促进数学能力的发展.本文透过数学发展的历史,论述数形结合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结合中学数学教学实际,提出加强数形结合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措施.

    1998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 平面上关于三角形三线位置关系的8个区域

    吴光年

    设△ABC的底边BC固定,顶点A在平面上变动.指出,以BC边的中点为原点,平面上存在着8个开区域.当顶点A落在其中不同的区域时,△ABC的中线AM,顶角平分线AD和高AH把∠BAC分成的4个角的大小顺序也不同.本文研究了这8个区域的形状,给出了这8个区域的边界线的参数方程,并绘出了这些边界线的图象.此外,还运用幂级数展开式等分析工具讨论了这些边界的渐近性及端点的可微性.

    1998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 Cu(Ⅱ)与HSA或BSA结合的研究

    李舒婷,查丹明,张宏志,涂楚桥

    用平衡透析法研究了生理条件(pH7.43)下Cu(Ⅱ)与人血清白蛋白(HSA)或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HSA对Cu(Ⅱ)有1个强结合部位和9个弱结合部位,结合常数分别为11×105及91×102;BSA对Cu(Ⅱ)有1个强结合部位和7个弱结合部位,结合常数分别为84×104和75×102.Hil常数表明Cu(Ⅱ)与HSA或BSA的结合均具有部分正协同效应

    1998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 从环境毒物到明星分子——NO生理功能研究进展

    何星存,丁才蓉,蒋毅民

    根据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对NO多彩而神奇的生理功能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同时还介绍了NO的体内生物合成、NO药物的研制和生产.

    1998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 羟基磷酸钙CO_2敏感膜的研究

    杨菁菁,刘国维

    报道了一种新型的羟基磷酸钙CO2敏感膜的制备及给出了CO2敏感膜的灵敏度、选择性和响应特性曲线,并与同类产品进行了一些比较,进一步的研究还在继续.

    1998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 含硫香料——硫代香叶醇的合成研究

    陈振锋,王修建,梁宏,卢军

    以芳樟醇为原料,经卤代、重排、硫代、水解等步骤合成了硫代香叶醇.探讨了氢溴酸浓度和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及反应时间对合成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卤代时氢溴酸浓度为37%,反应18~19h;水解时,氢氧化钠溶液浓度为19%.总收率达801%,纯度95%,折光率n20D=1.4965.产物具有草酶及葡萄柚的香韵

    1998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 PuI奇宇称光谱能级的人工神经网络研究

    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的反向传播(BPN)方法对PuI奇宇称光谱能级进行了指认,结果与实验相符.表明BPN可用于复杂原子光谱能级归属的分类

    1998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 白头叶猴的行为研究(Ⅱ)——白头叶猴的社群行为

    黄乘明,卢立仁,薛跃规

    1993~1996年,对3群白头叶猴猴群进行了连续跟踪观察,记录了各种社群行为的类型和持续时间,探讨了白头叶猴社会行为的意义.

    1998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 广西陇瑞白头叶猴种群调查及濒危机制分析

    胡刚,韦毅,李兆元

    1996年12月至1997年4月,作者在广西宁明县陇瑞保护区对白头叶猴进行了种群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区的白头叶猴平均群大小为912只/群,群密度为188群/km2,种群密度为1717只/km2,推算该保护区共有白头叶猴357只.白头叶猴年龄结构为:成年猴占7945%,青年猴占959%,幼猴占1096%.在此基础上,对照他人对岜盆的工作报道对白叶猴的濒危机制进行了探讨.认为白头叶猴栖息地的生境破坏与隔离是导致其濒危的最主要原因.

    1998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 广西的角雉属、长尾雉属鸟类及其地理分布

    李汉华,庾太林,申兰田

    产于广西的角雉属Tragopan鸟类有黄腹角雉Tragopancaboti和红腹角雉Tragopantemmincki分布在广西北部山区,产区范围:东经108°50′~111°56′,北纬24°30′~26°20′.两者分布区不相互重叠,大致以湘桂走廊为界,西北面为红腹角雉分布区,东南面为黄腹角雉分布区.广西分布区的海拔高度比全国其他产区为低.长尾雉属Syrmaticus鸟类广西有黑颈长尾雉Syrmaticushumiae和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elioti.两种雉类分布区相隔较远,白颈长尾雉分布在桂北,与角雉属鸟类产区相重叠,主要集中在海洋山脉和天平山;黑颈长尾雉分布在广西西部,北纬24°20′~25°,东经104°30′~106°50′的范围内,主要集中在以金钟山林区和猫街鸟类保护区.南盘江、红水河是黑颈长尾雉分布区北部和东部的天然界限.

    1998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 荔蒲芋的组织培养

    李伯林,高成伟,黄霞

    以荔蒲芋球茎上的萌芽或芽鳞片为外植体,在含有6BA和NAA的MS培养基上较易诱导出丛生芽和愈伤组织,丛生芽在液体培养基中继代培养可产生大量无根小苗,激素配比对繁殖系数影响较大,以6BA20mg/L和NAA005mg/L的配比最适合继代增殖,无根小苗在含有NAA10mg/L的1/2MS培养基中诱导15d即可生根形成再生植株.

    1998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 职称评审量化管理系统(ZCLHS)的设计与实现

    黄海儒,陈小兰

    对职称评审量化管理系统(ZCLHS)的设计与实现作了初步探讨,为实现职称评审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提供了一种实用的计算机软件.

    1998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 论21世纪化学教育学学科体系的构建

    唐力,卢泽勤

    从21世纪的社会需要,化学科学的发展,教育心理条件,以及现代科学方法的要求,论述了化学教育学学科内容体系的构建

    1998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