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环的偏同态和偏理想

    程福长 ,卢业广

    <正> 在〔1〕中引进了环的σ-理想,建立了σ-理想理论。本文引进ρ-理想的ρ-根,进一步得到一个较好的结果:在广义Noether环里每个ρ-根理想必可以唯一地表成有限个ρ-素理想的最小分解。文中所讨论的环都是指普通的结合环。 定义1环R到R的映射ρ称为偏自同态映射,如果对任意a,b∈R,有

    1984年00期 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 变相同度序列的两个图为同构图的添一去一运算

    黄培铣

    <正> 有相同度序列的两个有限简单图不一定是同构图,但可使用添一去一运算将一个图变为与另一个图同构的图。本文将介绍有关添一去一运算的概念、性质,并给出使用添一去一运算变相同度序列的两个图为同构图的算法。最后应用本文结果还给出简单图的一个等价关系。

    1984年00期 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k]
  • Fuzzy定义关系

    汤服成

    本文给出了Fuzzy定义关系的概念,并且对有限循环群、无限循环群和有限可换群给出了由Fuzzy定义关系链生成这些群上的Fuzzy子群的一些充要条件。

    1984年00期 12-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9k]
  • p-~4He散射振幅的最优化方法拟合

    林士敏 ,孔令江

    p—~4He参数化散射振幅有关参数的拟合,是一个非线性最小二乘问题。本文介绍用最优化方法中的模式搜索法(Hooke-Jeeve方法)拟合Tp=0.2Gev—1.73Gev的p—~4He散射振幅的算法、结果以及计算中有关问题的讨论。

    1984年00期 2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 微观体系与量子场合

    薛万川 ,叶其纲

    <正> 量子化学是应用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原子和分子结构及化学反应规律的学科。在结构化学和量子化学教科书中大都介绍早期量子论和量子力学的基础知识,但对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中的问题多未能深入讨论。例如:什么是微观体系〔注〕?微观体系与宏观体系的分界线在哪里?为什么微观粒子的运动有时可用经典的方法处理?在什么场合可用经典的方法、什么场合必须用量子力学的方法?等等。我们认为对这些问题的深入讨论是必要的、有意义的。本文通过对能量量子化、波粒二重性和测不准原理的讨论,阐述宏观体系与微观体系、经典场合与量子场合的联系与区别,希望能澄清在这些问题上存在的一些模糊认识。

    1984年00期 27-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7k]
  • 花生蛋白质的热变性研究

    陈元发 ,秦日中 ,何雪海

    本文探讨了温度、水份、加热时间等因素对花生蛋白质热变性的影响,找出了加热安全区和变性界限曲线及其经验公式。指出了水份在热变性中的重要作用。

    1984年00期 32-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8k]
  • 鳄蜥的地理分布及其形态变异的探讨

    张玉霞 ,唐振杰

    为了弄清鳄蜥(Shinisaurus crocodilurus Ahl)在广西的地理分布,我们于1979年9月至1981年9月间,先后外出七次到金秀瑶山及贺县、钟山、昭平、蒙山等县,进行调查采集,发现除原来已知的金秀县罗香外,贺县姑婆山和昭平北陀等地山区,也有鳄蜥。上述各县地处北纬24°—24°25'之间,年平均温度17.62—19.7℃,年绝对最低温度2—4℃,年绝对最高温度为34.9—38.8℃,年平均降雨量1600—2500毫米。 因地理分布不同,鳄蜥体形大小、体色、斑纹亦有差异:昭平鳄蜥自头至尾的背部,有一明显凹沟,前肢上臂上侧面,各有显目的椭圆形大黑斑;瑶山鳄蜥背无凹沟或不明显,腹部鳞片纯黄色,很少有黑斑点;贺县鳄蜥尾上脊鳞有明显桔红色。

    1984年00期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 广西鸟类的新纪录名录

    李汉华

    <正> 广西鸟类的研究工作,解放前任国荣、常麟定等曾做过调查并有报导[3][5],解放后虽有人进行过调查,但报导较少,仅见《桂林鸟类初步研究》《广西金秀县瑶山林区鸟类调查初报》等文[2]、[4]。从1977——1983年,笔者先后对广西的鸟类进行了调查、采集和资料的整理等工作。在我们所存获的标本中,有广西鸟类新纪录36种,其中非雀形目鸟类32种,雀形目鸟类4种。现将所获新纪录的名称、产地、所获的时间等记述于下,以期对全国鸟类志和广西动物志的编写工作,提供资料。

    1984年00期 4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 广西苋科植物

    黄锦培

    <正> 苋科Amaranthaceae植物,全球约有60属,850种,分布很广;我国产13属,约39种;广西现知野生和栽培的有9属19种和2变种。其中有些种类为常见的蔬菜;有些是园庭绿化的观赏植物;更多的是中草药。现根据各种植物的主要特征,制成分属、分种检索表,并绘有图片,以利识别。可供教学、医药有关生产部门参考。 苋科植物为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稀为藤本或亚灌木。单叶,对生或互生,有时紫红色,无托叶。花两性,稀单性,或为无性花,通常排成穗状花序、头状花序、总状花序或圆

    1984年00期 44-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9k]
  • 草酸单乙酯粗榧酯碱的合成

    黄文榜

    <正> 自从Powell .R.G.发表他从三尖杉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微量的抗白血病的生物碱以来,生物碱的合成研究,顿时引起了许多著名的有机化学家的极大兴趣。兰州大学黄文魁教授等合成了一系列的生物碱类衍生物,工作相当突出,受到了国家奖励。然而,草酸单乙酯粗榧酯碱正是合成这类结构复杂、生理活性强的天然生物碱的起始原料,亦为在人工合成的化学结构中引入天然粗榧母核的关键中间体。过去曾有美国人

    1984年00期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 锰矿中锌的快速极谱分析

    戴国忠

    <正> 排除钴、镍对锌的极谱分析干扰,前人做了不少探索,至今仍然没有得到很好解决,据文献报导,在0.03MNaCNS—1MNH_4AC—1MHAC底液中,当钴、镍共存时,有可能用极谱法直接测锌。对此,我们经过反复实验,发现在该底液条件下,只能排除1.6倍于锌的钴、镍对锌波的干扰。陈乃燐等在氨性底液中,加入氨三乙酸的氨溶液和抗坏血酸,Co~(2+)量在Zn~(2+)的40%以内,不干扰Zn~(2+)的测定。我们发现在NaCNS—HAC—NaAC底液中,加入柠檬酸三钠和抗坏血酸的条件下,可排除20倍于锌的钴、10倍于锌的镍对锌波

    1984年00期 5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 SZK—1型水泥厂生料磨自动喂料机

    黄秉炼 ,张金洪 ,周康榏 ,张新烈 ,梁桂华

    <正> 水泥生产有十几道工序,其中生料喂料(或称配料或配制)和烧成是关键工序。其工序执行的好坏,对水泥的质量和产量产生最为重大的影响。因此,在水泥生产中,无不对该两项工序倍加留意,细心操作。 所谓生料喂料,就是将四种原料——石灰石、黄泥、煤粉、铁粉,按照化验室分析得出的最佳配比(例如:石∶泥∶煤∶铁=68∶19∶11∶2),凭借自动机构或手动机构进行连续或断续配料并送入球磨搅拌机混合、粉碎。过去,喂料工序几乎毫无例外地采用图1所示的圆盘喂料机构:四个圆盘由同一电动机和齿轮箱带动。四种原料的料库置于圆盘正上方,

    1984年00期 59-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0k]
  • 对于热学教材编撰的几点看法——评李椿等编的《热学》

    董继昌

    <正> 关于人民教育出版社1978年出版,李椿等编的高等学校试用教材《热学》一书,为当前全国多数理科院校所采用,阅读之后我感到该书内容基本上符合1977年全国物理教材会议精神,以及会议所拟订的有关教材编写大纲的主要要求;并且适当地补充了部分有关参考资料,以满足不同院校的教学需要。同时,书中内容的选材与阐述方法均感新颖,有其独特之处。例如,书中介绍“理想气体温标”一节,不仅采用了最新国际规定,改用水的三相点温度作为唯一的标准点;并且采用了取极限值的方法来确定真正理想气体的凯尔文温标,这比过去一般同类书本对“绝对温标”的论述方法,更为严格精确。又如,书中加强了晶体结构及其变

    1984年00期 64-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2k]
  • 恒温恒压下过氧化氢分解的动力学测定

    覃海错 ,陈元发 ,廖井丹

    过氧化氢催化分解的动力学测定,按目前介绍求V∞三种方法——化学分析法、加热法和作图外推法所得的结果很不一致,由此求得的速度常数自然也不一致,且都偏离文献值。作者安装了一个在恒温恒压下进行测定的装置,排除了温度变化的影响。实验证明,量气体系中存在的饱和水蒸气对Vt和V∞的测定有影响,这是造成上述不一致的另一个原因,必须对Vt和V∞进行校正。并用实验事实说明,反应在较低温度下(15℃以下)进行时,用外推法求V∞值才较可靠,反应温度在15℃以上就不宜用外推法。

    1984年00期 7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5k]
  • “搜山虎”成份初探

    李干孙

    <正> 广西各地石灰岩山坡林中盛产“搜山虎”,经华南植物研究所分类室专家鉴定,其学名是:Zanthoxylum austrosinenseHuang var stenophyllum Huang.它是一种民间常用药,具有祛风解毒、散瘀消肿、行气镇痛功效;主治毒蛇咬伤、风湿痹痛、胃痛、牙痛、扭挫伤、骨折、感冒等症。中外学者已从它的一些同属植物中分离出抗肿瘤成分,但它的成分尚未报导。我校化学系最近通过化学分析,证明它的根含有生物碱、氨基酸或肽和蛋白质、酚类化合物、香豆素与萜类内酯化合物、挥发油等。为进一步研究其成分奠定了基础。

    1984年00期 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