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v.35(02) 133-141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Past Issu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中华水韭对不同pH处理的生理生态响应
The Physiological and Ecological Responses of Leaves of Isoetes sinensis under Different pH Treatments

庄枫红;马姜明;陈丽婷;苏静;张雅君;于方明;

摘要(Abstract):

采用水培法研究不同pH处理(6.47.2)对中华水韭叶片生理生化特性和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H值的升高,中华水韭叶片的生理指标中叶绿素含量、PSⅡ的最大量子产量(Fv/Fm)、有效量子产量(Yield)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最大潜在相对电子传递速率(Pm)、快速光曲线初始斜率(α)、半饱和光强(Ik)则是先上升后下降的单峰曲线变化趋势,其中pH6.6处理下,中华水韭的叶绿素含量、Fv/Fm、Yield、qP、Pm、α、Ik最高。中华水韭叶片的可溶性糖、丙二醛、脯氨酸含量、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其中pH6.6处理下,中华水韭的可溶性糖、丙二醛、脯氨酸含量、POD、CAT及qN最低,可见偏酸性水体较适合中华水韭的生长。

关键词(KeyWords): 中华水韭;pH;生理生化特性;光合荧光特性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2014GXNSFAA11810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660197);; 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YCSZ2016047);; 国土资源部岩溶生态系统与石漠化治理重点实验室基金(KERDC201101)

作者(Authors): 庄枫红;马姜明;陈丽婷;苏静;张雅君;于方明;

DOI: 10.16088/j.issn.1001-6600.2017.02.020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